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

但嫉妒歸嫉妒,亓無忌還是很快清醒過來,認真考慮自己所面臨的局勢。

目前來看,大梁和大涼帝國的總體關係還算穩定。雖然在青州和冀州方向,自己的兵馬和大涼軍有摩擦,但那也是因為匈奴王趙康的原因。而且雙邊貿易和人員往來也很頻繁。大涼向大梁出口工業品,而大梁則向大涼輸送農產品和礦產品。

但作為一國之君,亓無忌清楚,這種繁榮和平衡是虛假的,不可持續的。

一旦自己的舅哥想拿下自己的大梁,那這些因素根本就擋不住他。

經濟交往能怎麼滴?暫時不做買賣了,等把地給佔了,直接變成了出口轉內銷了。還省了關稅錢。

所以,兩國間最穩固的關係是軍力的平衡關係。

你吃不掉我,我幹不過你,這樣才能和平相處。

自從丟了北方四州之後,亓無忌也一直在增強自己的軍力。現在,大梁的常備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六十七萬人。

雖然這種大規模投入惹得朝臣沒少背後說他壞話,但亓無忌認為值得。半島戰爭的

失敗讓他已經認清了大涼帝國的利害。

質量不行,那就靠數量吧。實在不行,那就全民皆兵!想當年大梁祖先在創業之初,也這麼幹過,當初大梁才恁大點地方,不也發展成了疆域遼闊,人口千萬的大國了嗎?

亓無忌緬懷先祖,開始想重走紅軍路了。

但是他忘記了一點。當年亓家祖先創業的時候,雖然不能說和普通老百姓吃的一樣,但那也是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和大臣們促膝而談,有一件好衣服都賞給了功臣,有一口好吃的,也都和自己的親信一起分享。

那個時候,大梁國雖然小,但人心是凝聚的,人心齊,泰山移,任再大的困難,都不怕。

可是現在的大梁,經過幾代亓家人的治理,亓家人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鐘鼎玉食,到處是巍峨的宮殿,那些大小勳貴們也都擁有良田萬頃,牲畜騾馬成群,而大梁的老百姓卻沒有享受到一點國家強盛的好處,還是一年年勞碌,能夠一家人吃飽,就已經感到很幸福了。

這樣的大梁,哪裡還有老百姓肯為之賣命呢?

特別是亓無忌又幹掉了國內的勳貴階級。

沒了靠山,又平添了一大窩心懷怨恨,貌合神離的貴族階級。

所以,亓無忌的失敗幾乎是註定的。

亓無忌其實自己心裡也有預感。

他又派人去請自己的老師宋曦回京。給的官爵是太師。

宋曦此時已經完成了修建大渠的絕大部分工作,但

他依然請辭回京做官。

陛下,你的好意我收到了,關中地區距離大涼帝國太近,而且除了幾處關隘,再無天險。我想陛下也不會想再回關中故都了。我在益州這兩年,對這塊地方越瞭解,就越覺得益州對大梁的重要性。這地方四處都是難以逾越的高山,但中間卻有大片適合耕種的平地。只要好好在這裡經營,搞好建設,益州一定會成為大梁的後勤基地和大本營。

亓無忌看完宋曦的回信,心情很憋悶。

宋曦雖然沒有明說,但他的意思亓無忌豈能不懂。

宋曦的話翻譯過來就是,老亓家在你這一代算是徹底喪失北方的土地了,你想搶也搶不回來。所以只能偏居南方,在南京定都。但就算你放棄北方的土地,陳長生能知足嗎?我恐怕你連南方的半壁江山也守不住啊,所以我給你在益州準備了一塊地,做你最後的退路吧。你能守住益州就已經好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