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笙 作品

第160章 恨那公孫無謀,劉表短視

 行軍打仗,鬥將終是隻能算作開胃菜,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士兵素質,後勤保障以及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

 然而悲催的是,劉備鬥將比不過,兵員素質,尤其後勤保障更是無法與擁有朝廷之力加持的何進相提並論。

 糧草不如何進豐厚,鎧甲兵刃亦不如虎衛軍齊備,此為後勤之敗。

 天時雙方共享,地利方面何進背靠無鹽城池,周邊兗州各城沒一個投靠劉備,甚至劉備大本營身後的北海、樂安等郡皆屬朝廷管轄。

 對劉備而言,這無疑是四面皆敵的包圍圈,其若想盤活局面,只能是擊退何進,與袁術軍打通關聯。

 亦或是幽州公孫瓚、荊州劉表能夠加入討何,與自己形成呼應。

 然而現在看來,此三點皆難以實現,正面打不過何進,公孫瓚與劉表方面也態度曖昧,並沒有要起兵的跡象。

 可何進卻能不斷從各處城池獲得支持,對劉備軍的生存空間進行不斷壓縮,地利同樣是何進佔優。

 至於人和,劉備不過是濟南相,在兗州之地,劉備與其麾下兵馬是入侵者,站在當下朝廷的角度,他們是叛亂者。

 而何進作為手握朝廷大義的正義使者,這些年他輕稅賦、薄徭役,又在地方鼓勵生產,“均田之策”讓民心歸附,人和方面,依舊是何進更勝一籌。

 以上幾點,加上週勝、陳定二將戰死,劉、關、張三人戰敗,使得士氣嚴重受損。

 打起來後,青州軍一觸即潰,還是靠著營牆拒守才堪堪頂住了虎衛軍的第一波攻勢。

 就這,還得感謝劉備對內廣施恩惠,士兵對其頗為信服,以及森嚴軍規的層層約束,“叛軍”們才能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苦苦支撐。

 僅僅一波衝鋒,劉備軍就丟下了千來具屍體,並且都是劉備的濟南嫡系。

 正是因為他們延緩了虎衛軍的攻勢,劉備軍營門才得以關閉,對此劉備自是無比心痛。

 可他也知道,如果斷後阻敵的不是自己嫡系,只怕根本無法延緩護衛軍的腳步,很可能被對方直接衝入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