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笙 作品

第30章 網羅人才

 司馬一職有了歸屬,就該考慮長吏,此乃大將軍之下第一人,主掌大將軍府政事。

 在前任王謙告老卸任之後,居然也不過是幾個小吏在做,讓何進一陣無語。

 藉著這個機會,何進直接拉來了“王佐之才”荀彧。

 歷史上荀彧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其才可見一斑,多次為曹操坐鎮後方,運籌帷幄。

 更是為曹魏舉薦了不少人才,其處理國事十餘年,居中持重,被敬稱為“荀令君”。

 以其之才,把持大將軍府政事,自是綽綽有餘。

 更重要是,荀彧此時不過官居少府之下的守宮令。

 少府乃是管理宮內財務與生活事務的部門,所轄機構與人員更是繁多。

 而守宮令的職責就是其中負責掌管御用文具以及尚書檯的財務、封泥等。

 聽起來似乎重要,其實守宮令卻不止一人,其中僅僅吏員就有好幾十,基本就是一個不能出差錯,權力不大責任大,名字好聽俸祿低的職位。

 所以荀彧之前才能有時間聚於何進帳下,跟著一眾大小官員一起替何進出謀劃策。

 現在直接被任命為大將軍府長吏,顯貴且不說,關鍵是實職,有事可做啊。

 似他這樣的大才,最怕的就是在可有可無的位置上虛度光陰,荀彧也是有自己的理想抱負的。

 歷史上其因董卓廢帝亂政而辭官回鄉,後輾轉於冀州袁紹帳下,最後才在曹操手下展現了才能。

 如今何進雖然名聲也並不多麼賢明,但比起董卓,卻是要好的多,也名正言順的多。

 如今正統仍在,洛陽還是天下的權力中心,大將軍更是輔政重臣,甚至隱隱有皇帝之下第一人的味道。

 能被何進委以重任,荀彧面對這樣的機會,第二天就搬到了何進府上,恨不能馬上施展才華,助大將軍撥亂反正,振興大漢。

 至於其餘掾屬倒是有不少能人,除去前往渤海的袁紹,被派往荊州協助劉表的蒯越,以及前往北海的孔融外,竟還有王允、陳琳,以及鮑信,邊讓,鄭玄,王朗等一眾名士。

 當然,其中除開寥寥幾人外,大多數都只是名聲大,卻無謀國濟世之才。

 不過何進倒是不介意繼續養著他們,這群人用的好了,也是對何進賢名有所幫襯的。

 但剩下的空缺,何進卻不準備浪費,於是稍作調整,又拉來了荀攸與許攸,分任從事郎中,為何進參謀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