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笙 作品

第23章 曹氏兄弟

 南陽這邊,袁術自不必說,袁氏嫡子,朝廷新貴,又是在袁氏大本營南陽募兵,簡直不要太簡單。

 身上閃耀的標籤讓他從打出大旗的那一刻,就有不計其數的響應者,豪傑們紛紛投奔而來。

 文官方面,收了楊弘、閻象幫忙出謀劃策,武將方面收穫也頗豐,紀靈勇冠三軍,張勳、橋蕤等人也頗有軍略。

 最讓人羨慕的是,有了袁氏在背後支持,袁術這五千人馬的裝備就算比起何進的中軍也絲毫不差,僅馬軍騎兵就有一千餘人。

 若不是現在朝廷正統仍在,此次募兵的配額就是五千,袁術甚至可以在南陽之地輕而易舉就拉起數萬大軍,還根本不用擔心裝備與糧餉,這就是漢末數一數二的豪門底氣。

 而正是因為有了人數限制,袁術的這支軍隊選拔也算是優中選優,基層士卒盡皆輕壯,還大多都粗通武藝。

 低層將官則大多來自世家舉薦的門客,亦有不少周邊州郡的軍中豪傑,也慕名前來。

 這群人基本都能讀懂戰陣旗號,更有不少人都曾在各自州部參加過抵禦黃巾的戰鬥,有過戰陣經驗。

 有了他們的加入,袁術這支人馬的訓練可謂事半功倍,很快就擁有了戰鬥力。

 甚至目前看來,他們就是何進這三支人馬中最精銳的所在。

 再看穎川這邊,曹操的背景雖比不上袁術,但早年在洛陽也算是名聲在外,來投靠他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數。

 兵員素質或許比袁術麾下稍欠,但武將方面卻尤有過之。

 夏侯兄弟自不必說,都是勇武過人的猛將,而以曹氏兄弟這邊,也有在歷史上獻馬救主的曹洪,一手打造“虎豹騎”的主將曹純,還有曹家最具大將之才,歷史上官至曹魏大司馬的曹仁。

 除去家族內的兄弟前來投靠外,又有衛國縣人樂進慕名而來,這可是歷史上的五子良將之一。

 不過目前寸功未立的情況下,曹操也僅僅是將其安排了一個親兵什長的位置,這還是看在他頗有勇武。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樂進最早就是曹操的帳下小吏,現在亦是從曹操身邊做起,或許也是一種機緣吧。

 但與武將的人才濟濟相比,文人方面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多是些小魚小蝦。

 幫曹操處理一些簡單的文書倒是足夠,出謀劃策就遠遠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