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34,賓主盡歡


                 “我雖然老了,但我的佩劍還沒有生鏽,只要有我在您不必為那裡的一切煩擾。”

  蒙塞元帥的保證,讓艾格隆大感寬慰。

  這位老元帥,確實如同他所期待的那樣,在他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承擔他所託付的責任。

  驅使他這麼做的,不是對榮華富貴的渴望,而是心中未曾熄滅的忠誠。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1830年奧爾良家族篡位上臺,法蘭西進入了七月王朝時代,因為奧爾良家族“篡位者”的名聲,它和終於波旁王室的舊貴族群體們幾乎完全鬧翻了,奧爾良家族一邊進行政治清洗,一邊想辦法為自己重塑威望。

  為了洗刷自己的名聲,他們想要把自己打扮成大革命時代和帝國時代榮光的繼承者,在和英國人妥協的同時,奧爾良王室特意提出了迎回拿破崙遺骨的條件。

  經過了短暫的談判之後,英國人於1840年,從拿破崙最後一個流放地、孤懸於南大西洋當中的聖赫勒拿島挖掘了拿破崙皇帝下葬後的墓穴,然後把其中遺骨送交給了法國代表。

  為了體現對皇帝的尊重,奧爾良王室刻意搞得非常隆重,負責迎奉皇帝遺骨的是國王的第三子儒安維爾親王,而在遺骨被迎回法國之後,王室搞了一個非常盛大而且隆重的安葬儀式。

  不過,這場盛大的儀式,畢竟只是奧爾良家族為了鞏固自己威望而搞出來的,為了避免“過激的民眾紀念”,政府非常嚴肅的頒佈法令告知民眾,這次葬禮必須是一個嚴格的軍事遊行,想看遊行的觀眾不僅需要買票參觀,而且禁止未經批准的任何活動。政府還拒絕了大批要求參與遊行的軍校學生的請願——不過,這批年輕的學生還是在遊行當中偷偷跟在末尾,並且沿途合唱《馬賽曲》,以紀念他們心目中偉大的皇帝。

  在遊行當中,皇帝的靈柩被裝到了一個特製的靈車上,這輛靈車車身高大,而且金碧輝煌,一層一層活像金字塔,由四個塗金的大輪子支撐,而且從上到下,由繡有蜜蜂的紫紗蓋住車子,底座上有騰空起飛的雄鷹,頂飾的十四個勝利女神在一張金臺面上托起一具模擬的棺材——至於真正的靈柩,被置放在底座的空格內。

  遊行本身確實盛況空前,大批曾經在皇帝麾下服役過的老元帥和將領們參加其中,靈車的下面是八十六名獲得榮譽勳位的下級軍官,舉著八十六個省的省旗。整個遊行隊伍如同一支浩大的軍團,從巴黎的城門一路緩緩地衝進了榮軍院當中——而在那之後,皇帝的靈柩就永遠安息於此了。

  雖然奧爾良家族搞的儀式有些浮誇和俗氣,但是就排場來說卻足夠對得起一位皇帝的葬禮了。

  而蒙塞、烏迪諾等舊帝國時代還活著的元帥,就在這一場盛大的遊行當中。

  蒙塞元帥當時已經86歲高齡了,幾乎已經病得無法行動,但是他仍舊懇求醫生允許他參與到這場葬禮當中,免得自己死不瞑目。最終他還是得以參與到了這場遊行當中,滿足了最後的心願。而就在兩年之後,他終於病死於家中。

  除了蒙塞之外,在場的其他高級將領們也都已經老邁,比如烏迪諾元帥那時候也已經73歲,所幸上帝保佑,在那一場嚴寒的葬禮當中(1840年12月15日,正值隆冬),居然沒有一個老年將領因此得病去世。

  如今,世界線已經改變,很多事情也隨著艾格隆的介入而發生了變化,但是在“皇帝的葬禮”這一節上,艾格隆是絕對不會更改的——如果說會有什麼更改的話,他就會搞得更加隆重。

  因為拿破崙皇帝,就是他的合法性來源,也是帝國永遠的神主牌,讓皇帝在自己的國土上得以安息,這是艾格隆所必須完成的義務。

  而蒙塞元帥對波拿巴家族所展現的忠誠,也是他必須銘記在心的。

  他會滿足老元帥的心願。

  和蒙塞元帥深情詳談一番之後,艾格隆告別了年邁的元帥,返回到了杜伊勒裡王宮當中。

  他召見過來了蘇爾特元帥,把蒙塞元帥答應了這項人事任命的消息告訴給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