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20,折中與挾恩


                 在得到了塔列朗親王的面授機宜之後,年輕的亞歷山大-瓦來夫斯基伯爵已經得知了事件的整個真相、以及自己所需要做的一切。

  為了個人的前途,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將這一切都做得妥妥帖帖,換取陛下的歡心。

  在告別了塔列朗親王之後,他又趕回到了楓丹白露宮,向自己的“弟弟”報告自己最近在塔列朗身邊的所見所聞,順便為接下來遠赴英國做準備。

  自從投入到弟弟的麾下之後,他來過楓丹白露不少次,不過這一次,雖然和往常一樣戒備森嚴,但卻能夠感受到一派喜氣洋洋的輕鬆氣息。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圍繞著王位的爭奪已經塵埃落定,接下來陛下將會如願以償地登上大位,而他們這些跟隨陛下的人自然也會水漲船高,在時局的變動當中分一杯羹。

  到處都有人打點行裝,準備跟隨陛下一起進入巴黎城,從此之後成為新的統治機器的一份子。

  在侍從的引導下,他被帶到了艾格隆的面前。

  眼看成功在即,但是艾格隆表面上並沒有多少得意忘形的神色,表現得依舊和過去一樣,這倒讓瓦來夫斯基伯爵心裡暗生佩服,如果換作是他,哪怕想要掩飾也很難做到吧。

  “亞歷山大,你已經從塔列朗那裡知道情況了?”兩個人一見面,艾格隆就開門見山。

  “是的,陛下。”亞歷山大先是恭恭敬敬地行禮,然後才回答了他,“親王已經將所有細節都告訴給了我,我因此而受益匪淺。”

  “那個老傢伙確實還很有用,很多我不方便做的事情,他會給我們做了,也省了我不少事。”艾格隆笑著回答。

  在他和塔列朗親王的計劃當中,先搞出臨時政府,然後再以全民公決的形勢為自己授權,一方面是為了堵住國內外悠悠眾口,以國民授權的合法性來提高他自己的威望;另一方面,這樣做的話,在他登基之前,就會有一段時間差,塔列朗作為名義上的首腦,可以先替他做一些必要的清理工作,把一切汙名都扛在他自己身上,這樣方便艾格隆以清白的雙手捧上皇冠。

  塔列朗這麼做,不僅僅是為了艾格隆承諾的帝國首相職位,更主要也是自知時日無多,所以根本無所謂什麼後路,反正又沒人能夠到墳墓裡清算他。

  亞歷山大對這其中的內情也是知之甚詳,所以他也頗為認同艾格隆的做法,“讓塔列朗親王先出面確實更好,他也有足夠的威信去替您做出決定。”

  說到這裡,他又話鋒一轉,“不過,陛下,親王畢竟年事已高,而且這段時間我在他身邊觀察,能夠明顯得感覺到他的精力衰退得非常厲害,現在位高權重每天日理萬機,又是巨大的消耗,所以很有可能在幾年內就會有不幸事件發生,就算不是去世也會讓他無法處理國事……陛下,您最好早做準備。”

  塔列朗沒幾年了,這已經成為了艾格隆和自己身邊人的共識。

  對艾格隆來說,這從客觀來看這反而是好事,畢竟少了這樣一個元老,會讓他可以更加隨心所欲行事。不過,塔列朗現在是新政權的支柱之一,他如果突然告別政壇勢必會引發動盪,所以亞歷山大才會勸艾格隆事前準備替換人選。

  這個問題艾格隆自己當然也考慮過,他心裡也已經有了成算,所以他只是輕輕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心裡有數。

  他現在需要關心的是更為重要的問題。

  塔列朗的計劃在大體框架上是深得他同意的,比利時獨立並且得到英國的安全保證,確實能夠極大地滿足英國的外交和安全需求——在歷史上這也成為了帕麥斯頓最大的政治資本。

  付出這麼大的價碼,英國人肯定可以接受他的提議,並且改變對波拿巴家族的敵視態度,進而默認他的復辟。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他還能夠從中得到什麼?

  “比利時如果成為一個獨立的君主制國家,它就一定需要一個國王。”艾格隆意有所指地說。“我們不僅要促成它的獨立,我們也要確保這位國王和它的王室在未來不至於成為我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