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53,高貴


                 第758章53,高貴

  特雷維爾侯爵轉達的請求,雖然看上去奇怪了一點,但是仔細一想的話卻也合情合理。

  諾瓦蒂埃侯爵已經是他的臣下,而侯爵的兒子德-維爾福檢察官如果也投入到了艾格隆的麾下,那作為他們的“主君”,艾格隆理論上確實可以干涉他們家族的婚姻,替已經喪偶的維爾福指婚一個對象,也在他的權力範圍以內。

  在舊時代,名門貴族的婚姻通常都需要得到國王的認可,如果國王覺得不合心意可以直接否決(當然他們極少會這麼做,大多數情況只是走個形式罷了),國王還可以在宮廷當中為自己喜歡的年輕人們指婚,滿足他們做媒人的樂趣。

  不光是舊時代的君王們經常會做這種事,就連封建家長思想濃厚的拿破崙皇帝,當年也沒少幹過這種事,他的兄弟姐妹的婚姻,都是他通過自己的需求而決定的。

  比如他讓路易娶了他的義女奧棠絲、讓義子歐仁娶了巴伐利亞公主,還讓約瑟芬皇后的前夫的堂侄女(好吧這個有點繞口)斯蒂芬妮-德-博阿爾內嫁給了巴登大公等等。

  最過分的是,對那些已婚的兄弟,只要婚姻不符合他的胃口(也就是說沒有和各國王室結親),他就要逼著兄弟們拆散自己的婚姻再另娶。

  在哥哥的威逼之下,呂西安選擇了反抗,帶著妻兒離開法國避居羅馬;而熱羅姆則拋棄了自己在美國的結髮妻子,選擇了和符騰堡公主結婚,並且因此得到了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的王冠作為“獎賞”。

  對親族是如此,對自己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們,他也多次指婚。

  儘管這種指婚確實干涉了婚姻自由,但是在這個年代的社會習俗下,大多數人反而會將陛下的指婚當成是一種榮幸,心甘情願地接受了下來——

  所以,如果艾格隆到時候以“念及德-維爾福喪妻無子”作為理由,強行為維爾福檢察官指婚的話,為了討好艾格隆,維爾福肯定會接受下來。

  諾瓦蒂埃侯爵知道自己和兒子關係不好,又不能把真相告訴兒子,所以也只好走了一條曲線,希望讓艾格隆來為他解決這個難題。

  對此艾格隆倒是不生氣,畢竟諾瓦蒂埃侯爵一直以來都在盡心竭力地為他效勞,也並沒有多大的野心,忠誠可嘉,最後就這麼一點願望,於情於理艾格隆都要幫他完成。

  他只是心裡有些感慨,想當年,諾瓦蒂埃侯爵何等英雄了得,在修羅場一半互相殺戮的國民議會當中挺了下來,參加了那麼多重大事變和陰謀,即使到了1815年還在為復辟帝國而奔走。

  而到了生命的暮年,他卻仍舊不免為子孫而煩惱,甚至低下高傲的頭顱,向自己、向基督山伯爵哀求。

  想來,當維爾福在埃德蒙復仇的烈火當中被焚燒殆盡之後,侯爵縱使知道這是合理的結果,卻還是免不了會悲痛萬分吧。

  人一旦老了,終究還是放不下血脈之中的羈絆。

  不過即使知道這一切,艾格隆除了感慨之外也無能為力,在命運面前,就連凡間的帝王也往往只能束手無策——維爾福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相應的代價,這就是他的命運了。

  一想到這些,艾格隆也不免心情鬱郁,於是他反問特雷維爾侯爵,“那你認為,我應該為他指婚誰呢?”

  這個問題,讓特雷維爾侯爵也有些難以招架。

  名門之後不行,諾瓦蒂埃侯爵不想讓這樣的女子在出嫁不久就成為寡婦;但是如果艾格隆指婚的“檔次”太低,又會讓人覺得艾格隆在有意羞辱自己的重臣,畢竟外界並不知道其中的這些隱情,他們必然會把艾格隆的指婚看做他對諾瓦蒂埃家族的獎賞。

  所以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特雷維爾侯爵一時間難以回答。

  他思考了片刻之後,再向艾格隆提出了建議。

  “這一次巴黎的動亂,尤其是宮廷當中發生的動亂,必然會有大量犧牲者,您不妨從中挑選一位喪夫的年輕命婦,讓她同維爾福檢察官結婚,這樣的話,外界也不會對此多加議論。”

  艾格隆一想,把寡婦嫁給鰥夫,看上去似乎確實合情合理,而且這樣的寡婦身上也有貴族的頭銜,在外界看來不會辱沒了諾瓦蒂埃侯爵的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