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寇紅纓的報答


                 此時的衛圖,容貌雖不復少年,卻也是三十多歲的青年模樣,英姿勃發。

  而他,卻已是雞皮鶴髮,身上長有老人斑了。

  這一對比。

  饒是石真久經宦海,經歷過世事浮沉,亦忍不住唏噓嘆氣。

  “石兄,相隔多年,為何你還能記住衛某容貌?”

  衛圖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

  他和石真雖是同年,但也不過是一面之緣。

  他有點想不明白,為什麼經過了這麼多年,石真還能記住他的容貌,並且一眼就從人群中認出了他。

  “衛兄,當年你在較試中刻意落敗,演的雖好,能騙過大部分人,卻騙不過我……這個與你真正交手之人……”

  聽到衛圖的疑問,石真臉上的感傷之色少了大半,他捋須一笑,解釋道。

  僅是衛圖在較試時的藏拙,還不足以讓他記住衛圖。

  真正讓他記住衛圖的點是——他被尤鴻搶了魁首之位後,經歷的那二十多年官場打壓。

  倘若當年衛圖不藏拙,那麼他前半生的遭遇,大概就是衛圖的了。

  有此遭遇。

  他怎能,不對衛圖記得刻骨銘心。

  “當年,我雖分得清仇怨,但還是對衛兄你心存一些埋怨之心……認為是你誤了我的官途。”

  “不過現在,卻沒有了。時至暮年,能遇到衛兄和傅兄你們二人,也算人生一件樂事。”

  石真搖了搖頭,笑道。

  接下來,他讓老僕驅車走到一旁,鋪了氈子,席地而坐。

  然後邀請衛圖、傅志舟二人與他同座,暢談往事。

  石真臉上的豁達,衛圖認為其不是裝出來的,畢竟石真已到了將死之年。

  將死之人,其言也善。

  稍作思索,衛圖與傅志舟二人紛紛翻身下馬,對坐在了石真面前。

  石真知道分寸,他沒有向衛圖打聽仙家秘事,邀二人過來敘舊,也主要是以講他這些年的經歷為主。

  通過石真的講述。

  衛圖和傅志舟這才知道,四十多年前的山南道叛亂,不僅對他們是一場機緣,對石真來說,也是一次囚龍改命的機緣。

  道試結束後,石真被山南道世家尤家打壓,封到了窮鄉僻壤當縣尉。

  然而,正是因此。

  石真所處的白華縣才沒有第一時間被反王叛軍佔領。

  在感到大局不妙後,石真盡起縣卒,發動民夫,起了一支勤王軍隊,趕去慶豐府救援。

  不知是時運順利,還是時運不利,石真率軍趕到慶豐府時,慶豐府已經淪陷……

  後來,石真來到了洛南道,在奉國和鄭國兩國的拉鋸戰中,石真屢立奇功,逐漸升官。

  時至今日,石真已經高居四品武官,掌兩府兵備之事。

  “要是沒見到衛兄和傅兄,石某以為我這一生,還算可以,但見到了兩位兄臺……”

  說到這裡,石真豁達的神色中,多了一些黯然。

  從寒素武者到成為四品武官,他這一生,在凡俗中,也算極為富具傳奇色彩了。

  地方誌,乃至官方史書,都可能記載他的事蹟。

  讓他青史留名。

  但——

  與衛圖二人對比起來。

  他就遜色多了。

  修士,遠不是達官顯貴所能比擬的,二者沒在一個世界。

  “衛兄,老夫腆臉……想為後輩子孫求個仙緣,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