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較試貓膩


                 “衛圖?”陳知縣捋了捋頜下的三寸清須,沉吟半響,便吩咐書吏將這次武舉考生的名冊拿到自己的案頭。

  時下鄭國朝廷已享了二百六十三年的國祚,吏治風氣腐敗,大大不如前朝。

  各道各府各縣科舉舞弊之事屢屢發生。

  不僅拘於青山縣一縣。

  “不過若是這衛圖成績差的話,另找緣由推脫便是,擔的風險還是太大……”陳知縣翻找名冊時,暗暗思索道。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武舉不同文舉,不像文章水深,武舉考生水平如何,哪怕是外行人,亦能一目瞭然。

  技勇三科,馬射、步射,這些成績,是做不了假的。

  “竟然是舉石甲上,其他諸科的成績也在甲等,只有一個舞刀科成績略差,為乙上……”

  陳知縣翻到衛圖成績後,略微驚訝了片刻,以衛圖的成績,可謂是奪魁的熱門人選了。

  由此可見,黃家給他送禮,圖的並不是讓衛圖入選榜單,有參加府試的資格,而是想讓他欽定衛圖為縣試武魁首。

  “現在只剩外場的較試和內場的兵策……”

  “兩個都可以動點手腳。”

  陳知縣敲了敲放在木案上的名冊,又讓書吏將此次縣武舉“較試”的考官叫來。

  ……

  午後。

  外場的“較試”開始。

  “較試”為武舉唯一的實戰考核,兩兩一組,成功晉升為前十之列,便算甲等。

  至於較試前十的武藝高低,則不在縣試、府試中不做具體的比較,畢竟拳腳無眼,在縣試武舉和府試武舉中考生沒必要受重傷。

  除了武魁首能有保過府試的資格外,其餘入了榜單的考生,之間並無差別。

  第二名和最後一名的待遇一樣。

  沒必要再分高低。

  道試之時,武秀才待遇不一,屆時才會真正分個高低、名次。

  “希望較試上,不遇到那幾個舞刀甲等的武師,不然……”

  在考官開始分組,念名號的時候,衛圖暗暗祈禱。

  滿打滿算,他練習刀法的時間也不超過半年,期間更無實戰經驗。

  因此,不管是表演的“舞刀”,還是較試的實戰,他與這些自小練習的刀法的富家武師相比,自是差了不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