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355章 來啊,繼續卷啊

 兩國交政,從來都不是當朝立斷,在正式召見外使的朝會後,皇帝陛下當然還要舉行朝議,聽取文武百官的意見,司空通還不能獨自拍板決定,就算不需要滿朝文武都舉手認同,至少也得獲得八大權閥的支持。 

 江東賀、長平鄭兩族,現都還沒有放棄為二、三兩個皇子爭取神元殿君為正妃,賀遨、鄭備都不情願讓神元殿君出使北漢,雖然不是和親,按理說使臣是有去有還,可誰知道北漢王姜泰會不會信守承諾,萬一神元殿君被扣留在北漢,又該如何處理? 

 可如果要是拒絕,南北必將大戰,大豫雖有天險作為屏障,但這條防線遠遠不足矣確保建康安全,巴蜀、荊襄,只要一線失守,大豫將有亡國之禍,權閥之間的內爭雖然也一直存在,可就連賀遨、張促也都明白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就連鄭氏聽聞事件後,都急得團團轉,她現在情知處境尷尬,得以“安份”為宜,強忍著沒有召三皇子來長風殿,這回卻無論如何都忍不住了。 

 “不能讓神元殿君出使北漢。”鄭氏聲色俱厲:“三郎,你固然心悅娜莊,難免厭惡神元……” 

 “母妃,兒臣從不曾厭惡殿君。” 

 就算當著于娜莊的面,三皇子還是直接反駁了鄭氏的說法:“兒臣不會委屈阿娜,也相信殿君不會欺辱阿娜。” 

 鄭氏被噎了一噎,抻直了脖子嚥下鬱氣,臉依然板著:“你既敬重殿君,就該想到姜泰打的是什麼主意!他明知如果直接提出和親會被拒絕,才找了個藉口要求殿君出使,殿君若是去了北漢,姜泰必然會毀約,他那樣的篡逆之徒,何來信義可言?” 

 得神宗後裔者,如同天命所歸,雖然這其實就是套說辭,可足夠愚弄布衣平民了!!! 

 皇權如舟,民眾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鄭氏也明白治國如治水的道理。 

 “兒臣會與掾屬商量……” 

 “你跟你的屬官商量有什麼用?這個時候,你就該直接去乾陽殿,說服陛下萬萬不能答應北漢的要求,你得讓神元殿君明白,你才是最擔心她的安危的人,三郎,太子已然勢頹,眼下的時局,竟然是司空月烏佔據上風,如果你再失了神元殿君這個籌碼,你拿什麼和司空月烏相爭?” 

 籌碼兩個字,異常的刺耳。 

 不過三皇子還是決定了上請君父提防姜泰不懷好意。 

 在面聖之前,三皇子還不忘先安慰一番于娜莊:“神元殿君未必屬意我,我也不願再用花言巧語欺騙殿君,但這回……我的初衷雖然和母妃大本徑庭,目的卻是相同的,北漢必存惡意,不能讓殿君出使,阿娜,我希望你能相信我,雖然我無法給予你正妻之位,可在我心目中……我不想失去你。” 

 “我明白。”于娜莊的回應非常簡潔。 

 她是庶女,哪怕她的生母是良妾,出身並不卑賤,可嫡庶有別,她鍾情的人,又是皇子,是從小就被推擁著,把奪得皇位當作人生目標的皇子。一生一世一雙人註定是妄想,如果放不下這個妄執,一生便如度劫,長活於煎熬之中,逐漸地,把靈魂交付給心魔,變得悲慘又狠毒,弱小且醜陋。 

 她不願成為醜陋的,可悲的人。 

 不管承諾時多麼鄭重和深情,可承諾的本質,也就是輕飄飄的言語,不在於發誓的人,而在於傾聽的人,信是不信,幸是不幸。 

 她選擇了相信。 

 愛慕,也從來沒有任何理由,也許這樣的情愫不會長久,但至少現在,她是想成全心上人的志願,哪怕不能成為他明媒正娶的妻,但只要她信守承諾,就無愧於自己。 

 我首先,得活成我歡喜的模樣,不因得失而變,也許某天我會厭恨你,但必定不會厭恨我自己。 

 她的生母曾經告訴她——其實啊,女子無論嫁給誰,活到後來都會參悟,長伴我們身側的其實不是夫君,而是女子,漸漸的,悲歡喜怒,只有女子才能體諒彼此。 

 也不知生母的話,對或不對。 

 可她的生母就活得很從容,與世無爭,也不曾受到屈辱,嫡母不喜她,生母也從不要求她取悅嫡母,願意告訴她真相:“三殿下願意和你親近,因此女君才對你不滿,但你不會處於險境,因為女君心胸雖然不寬,心地還是善良的,七娘,你的心胸得更加寬廣,因為只有如此,你才能活得更加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