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自己想多了!


                 第664章:自己想多了!

  蕭進還未離開,倪東拉住他的手,說要和他彙報一下工作。

  蕭進只好停下。

  前進投資面臨業務轉型,要在一級市場上搞動作,那麼就請來倪東這樣的專家,自己有時間沒有和他聊工作了,今天,正好自己來了,所以,倪東得和他聊一聊。

  一直以來,各地經濟增長靠的都是招商引資,地方政府承包企業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再加上稅收優惠,用地優惠,加上各種補貼,給企業優越的發展環境,而這些優惠由誰買單呢?正是房地產。

  在一片區域的兩塊地,一塊給企業發展,一塊給房地產蓋樓,前者價格便宜,還提供各種優惠,雖然前期沒啥收入,全靠後者蓋樓實現增收。

  但如果企業發展好了,有了利潤,給地方納稅就多了,也能帶動就業,經濟就起來了。

  人們有工作有錢賺,就會去消費,推動地方發展,同時又能帶動房價的上漲,隨之而來的就是地價上漲。

  於是地方就有了更多的錢,能夠進行再一次的開發,再引進更多的企業,形成一個螺旋式的增長。

  房地產是維持經濟的手段,最終結果是帶動地方產業,創造新財富。

  但是產業升級怎麼可能這麼理想化?

  更多的情況是,路修了,廠房建了,房價漲了,可是引進來的企業卻一直掙扎在低利潤的水平上。

  畢竟一家企業想賺錢,就必須要突破市場法則、技術壁壘、知識產權、貿易陷阱,甚至資本圍剿,巨頭制裁,一步走錯便是生死存亡,前功盡棄。

  你想搞研發走高端?只怕路還沒走到一半就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卒了。

  這就是現狀,蕭進之前找到了廣東的一家無人機廠家,就是看到了未來的無人機市場,必然是國內的那家企業一家獨大。

  而之後,蕭進又找到了倪東,讓倪東來負責這個業務,想在企業發跡之前,投資於他,等著將來企業壯大,直至上市,那麼就可以減持獲利。

  簡單的道理,關鍵的就是靠眼光。

  蕭進就像告訴何平一樣,告訴了倪東,讓他重視一下,什麼太陽能光伏產業,尋找一家、幾家的企業來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