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仲達詐董昭

  曹丕最終再一次相信了司馬懿,讓他官復原職,並命曹真帶十萬大軍調離了潼關,去防守許昌!

  同時,他又給司馬懿安排了一個監軍,乃是董昭。

  但司馬懿明白,自己的機會來了。

  曹丕走得最差一步棋,就是讓董昭來做監軍。

  哼哼,等我司馬懿再回到潼關時,怕是整個天下,都沒人再能夠節制我了。

  此時此刻,司馬懿嘴角露出一絲冷酷的微笑。

  “曹丕啊曹丕,你一直把我當狗,現在,只要四十萬大軍掌握在我的手裡,我看你敢殺我家眷否?”

  但現在有些事還不能挑明。

  現在這四十萬大軍並不完全都是自己的,有的人還是對大魏心懷忠誠,這都是正常的。

  不過,他不怕,一點都不怕!

  他當時坐在大殿上時,就已經想好了對策。

  沒錯,很多人對大魏忠誠,未必就對曹丕忠誠!

  “大都督,您不在的這段時間,諸葛亮突然出兵,佔領芮城,現在……已經打到弘農了。”

  司馬懿還沒到潼關,在弘農就走不下去了,守城的郭淮一臉的無奈。

  司馬懿卻一臉淡然:“無妨無妨,死守弘農,萬不可出擊!”

  司馬懿料到了,諸葛亮果然又趁自己不在,迅速出兵佔領了芮城。

  他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不過,此時的司馬懿已經不會再計較一城的得失。

  他安排好城中佈防後,立刻命董昭來大營議事,然後命衛兵距離五十步開外待命。

  “仲達,何事找我?”通常身為監軍,大營之事儘可過問,但通常不做決策。

  司馬懿躬身一拜,謙謙有禮道:

  “董大人,在下有一事相問!”

  “仲達,何事,儘管問之?”

  司馬懿猛然抬起頭:“董大人,你到底怎麼惹了陛下?”

  “啊??”

  “我怎麼惹怒了陛下?仲達,你此話沒有來由!”

  司馬懿憂心忡忡的搖搖頭。

  “公仁啊!我已令衛兵遠離此帳外五十步開外,你有何話,儘管言之!”

  “仲達,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瘋?”

  “那我且問你……”

  司馬懿走上前,死死盯著董昭的眼睛:“那陛下為何讓我將你處死??”

  “處死……我??”董昭目瞪口呆,然後憤怒道:

  “司馬懿,你瘋了吧!我為監軍,陛下怎會命你處死我?你休得胡言亂語?”

  “是啊,我若處死你!陛下便可以謀害監軍之罪將我也處死!就算不這樣,我亦有更多的把柄在陛下的手上……你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面對司馬懿的問話,董昭是完全摸不到頭腦,更不知道怎麼回事啊!

  他驚恐的看著司馬懿:“司馬懿,莫不是你想殺我?故意託陛下之辭?”

  “公仁啊,我若想殺你,還會跟你說這些?”

  “那你到底是何意?”

  司馬懿見時機差不多已經成熟,忽然冷冷一哼:

  “我且問你,先帝詔書中所立儲君,到底是不是當今陛下!”

  一句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將董昭劈得呆立當場。

  沒錯,當初曹操託付程昱之時,他董昭就在當場。

  自然瞭解曹操在彌留之際改詔,將大位改傳給了四公子曹植這件事。

  當時,他和陳群快馬加鞭回許昌也是要先尋荀彧助四公子稱帝的。

  但到許昌之時卻發現,二公子曹丕早已經大權在握。

  此時此刻實話實說,只會讓自己立死當場,有可能還會牽連族人。

  所以,他和陳群心照不宣的選擇了裝傻,說自己未曾見過詔書,曹丕當時也沒說什麼。

  然而,紙難包火,當時曹操改詔之時,除了他們幾個,仍有一些侍衛,千夫長也在旁邊,難保曹丕不會知道些什麼。

  “此事,你聽誰所言?”

  司馬懿悠悠的說道:“我前番去阻荀大人和四公子,荀大人給我看了詔書……你猜詔書上的名字是誰?”

  司馬懿根本沒看過詔書,但通過種種跡象已經猜測出了詔書的內容。

  他就是要詐出董昭的把柄。

  果然,董昭吞了吞口水:“是誰?”

  “四公子,曹植!”

  “……咕”董昭喉頭噎了一下:“仲達,此事不能亂說啊!”

  “公仁,你是不是真的看過詔書了?”

  “沒……沒有!”

  “那陛下怕是也懷疑你看過了。”

  司馬懿的話看似留有餘地,實則步步緊逼。

  是的,一旦曹丕知道了董昭看過了詔書,那下令將他處死也就理所應當了。

  只是,這種事不能明著處死,所以送到司馬懿這來,再給司馬懿一道“密令”。

  而司馬懿也知殺了郭淮,自己在曹丕手中就又多了一項把柄,這才坦誠相告!

  如此……

  兩人便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

  事到如今,董昭還有理由瞞著嗎?

  他要想活命,只能和眼前的司馬懿聯合。

  他終於點點頭:“是,陛下詔書所立儲君正是曹植!”

  “哎呀!”

  司馬懿長嘆一口氣,指著他埋怨道:“你真有負先帝重託也!”

  此時此刻,董昭能說什麼。

  只能默默承受司馬懿的指責。

  “事到如今,又當如何?”

  “咱們既是大魏之臣,自當去幫四公子啊,他才是咱們大魏的正統皇帝!”

  “可是……”董昭自是擔憂,因為其家眷都在洛陽。

  司馬懿似乎也想到了,但他卻表現得滿不在乎:

  “忠良志士,豈可因小家而廢國事?我家眷亦在洛陽,又能如何?”

  董昭很是猶豫,他明白,自己一旦反曹丕,必然家人受到清算,想想全家老少百餘口,他能狠得下心來嗎?

  終於,還是司馬懿妥協了。

  “既如此,那咱們就想想辦法,如何能將家小轉出洛陽!”

  董昭無奈道:“皆在陛下掌控,能有什麼辦法?”

  司馬懿想了想,搖搖頭:“倘若陛下在許都,自無辦法,但現在大魏遷都鄴城,重臣家眷俱大舉搬遷,到時隊伍雜亂,官民混雜,督軍難以面面俱到,那時便是咱們帶出家眷的機會啊!”

  董昭沉思良久,緩緩的點點頭。

  “仲達,你有何具體打算?”

  “還請公仁兄將你在許都所結交可信之人俱告知於我,我自會想辦法將先生家眷安穩帶出。到時咱們一併投奔四公子和荀文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