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傅士仁的抉擇


                 兩位文臣終究拗不過一個身經百戰的武將,劉封三拜結束,兩人早已哭成淚人。

  劉封知道,自己終究將諸葛亮和季漢的命運再次綁在了一起。

  可以放心的伐吳了。

  劉封笑了笑:

  “此行勝負未知,二位不必哭泣,我若成功復仇而歸,咱們君臣把酒言歡!”

  諸葛亮孫乾一起拱手相拜:“陛下,必全勝而歸……”

  ……

  籌備半月,既到出征之日,劉封於昭烈帝廟前焚香跪拜。

  劉備的塑像為能工巧匠製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劉封看著劉備的塑像,眼淚又流了出來:

  “父親,孩兒要去為您報仇了。此行東吳,必血債血償!請佑孩兒得勝而歸!到時與丞相,二叔三叔共同出兵北伐,恢復漢室!待天下已定,得見三興大漢之日,孩兒便退位讓賢,扶立禪弟為大漢皇帝。”

  說著劉封對著劉備的塑像拜了三拜。

  “啪嗒!”

  抬頭望向塑像,塑像臉頰有水流下,仿似淚水,竟落於塑像足尖之前。

  劉封激動道:

  父親,您難道看到了嗎?

  猛然轉過身。

  廟外,已有淅淅瀝瀝的小雨落下。

  劉封心中一酸,別是廟中漏了水,澆到了父親。

  當即命人檢修棚頂。

  然後來到大殿之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命宦官宣讀立劉禪為皇太弟的聖旨,以及伐吳檄文。

  他身著金盔金甲,拔出雙股鴛鴦劍,盡顯豪邁的帝王之氣!

  那原本是劉備的佩劍。

  他將鴛劍收回劍鞘之中,將鴦遞給諸葛亮。

  劉封威嚴高喊:

  “朕出征之日,丞相以此佩劍統領益州,謹以此劍代表皇命!文武百官謹記,當奉命而行,違丞相令者便如欺君也!定斬不赦!”

  眾臣高呼萬歲,諸葛亮跪拜接劍。

  然後,劉封看了看三員副將。

  吳懿,北伐良將,吃過一次虧了,斷不會吃第二次!

  黃權,其忠勇果敢,文武雙全,生性耿直,做事穩妥可靠,不遺餘力。

  淩統,忠貞義士,水戰高手,通曉東吳地形,無奈叛吳,已成劉封死黨。

  現在,這三人都是穩妥之人。

  伐吳,按攻擊力,關張加上自己足夠了。

  “出發!”

  大纛旗招展,劉字旗飄揚,金盔金甲熠熠生輝!

  便是農夫兵,扛著斧頭鐵鍬,都帶著濃濃的復仇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