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軍因糧不發


                 按理說,劉備此行益州,確有奪取益州之心。

  他是個政治家,政治家就該有政治家的覺悟,只是他的底線比其他的政治家更高一些。

  因劉璋乃宗室之親,心中多有不忍,故而躊躇未決。

  如今,既有奪漢中之機,那整個局面就將徹底打開,再不用去覬覦益州了。

  劉備算盤打得很好,拿下漢中,親自駐守,將劉璋隔離在身後。

  這時候不用你劉璋幹什麼,沒事給點糧草,提供一些兵源,別在後面捅刀子,你愛幹啥幹啥。

  再著劉封攻取上庸三郡,使其駐守上庸,父子倆呈掎角之勢北望長安。

  等著長安拿下,劉備也有底氣和資本去維護益州本土士族的關係,到時再遷都長安。

  這時候你劉璋表個誠心,送個兒子到我這裡歷練,我不用擔負欺負宗弟的名聲,你還在你的成都當益州牧,這多好?

  可問題就是,現在正是攻打漢中最緊要的時機,你的糧草卻遲遲不到!

  眼看再等下去,那漢中就要被夏侯淵佔領了,劉備急得是腦瓜子上火,嘴角起泡。

  然而劉備卻不知道,正當劉封深陷漢中城之時,東吳和劉璋也沒閒著。

  一個月前,江東大殿上,孫權正坐其中,文武分列兩旁。

  前番親率部隊於濡須力拒曹操大軍,終於讓吳侯孫權找回了自信!

  你們都看到了吧!

  沒有周瑜,我孫仲謀照樣可以把曹操打回老家!

  然而現在,他的目光不僅於此。

  便與眾將商議:“曹操雖然北去,劉備尚在葭萌關未還,何不引拒曹操之兵,以取荊州!?”

  魯肅趕忙進言:“主公不可,如今孫劉聯盟,不可動搖,一旦動搖雙方皆不可保!且剛以南郡置換江夏,民心未定,不宜征伐。”

  孫權皺眉思索片刻,也覺得有些道理,便問張昭:“子布先生,你以為如何?”

  老臣張昭也搖了搖頭:“主公,我也認為不可!若一興師討伐荊州,曹操恐復至,我首尾難顧,怕是不保。臣有一計,使劉備不能再還荊州!”

  孫權趕忙道:“子布先生,有何良計?”

  張昭笑了笑:“可修書兩封,一封給劉璋,言劉備聯結我東吳,共取西川,使劉璋心疑而攻劉備。一封與張魯,教其進兵往荊州來,著他劉備首尾不能相顧,到時我江東再起兵相助,則荊州必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