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失敗的科學家 作品

第26章 第二階段行動、三英戰漢斯

 德軍指揮官認為,蘇軍動用寶貴機動力量,執行這種規模不大,效果不佳,但卻損失巨大的攻擊行動。

 是想給已經失去防守價值的要塞中,殘存不多的守衛部隊爭取突圍機會。

 於是德軍指揮官選擇了將計就計,放開了包圍圈,做出了主力轉移去消滅蘇軍襲擾部隊的姿態。

 好讓蘇軍儘快放棄要塞,以減少己方部隊在最後攻堅中,必然會遭受的損失。

 不過德軍指揮官,既沒有理解蘇軍部隊,死守沒有價值孤立陣地的決心。

 也不會知道要塞停止對德軍補給路線的炮擊,單純只是因為阿廖沙空投的炮彈耗盡。

 更不會知道,昨天和今天蘇軍部隊攻擊規模和攻擊位置的變化,並不反映任何蘇軍戰役目標的變化。

 而是更為直接的因為,發起攻擊的部隊換人了。

 昨天前來攻擊其側翼,以減輕要塞壓力的是阿廖沙調動的蘇軍部隊。

 這些蘇軍部隊顯然沒有“掘地武士”瘋狂,敢於以一個連的兵力,襲擊德軍重兵把守的炮兵陣地。

 而是採取了蘇軍部隊更為擅長的攻擊方式,大規模的步兵直接衝擊了正在攻城的德軍。

而現在,不僅僅是之前指揮行動的阿廖沙已經轉移了工作方向,這些發動側翼攻擊的蘇軍部隊也在昨天晚上,被需要收縮力量進行反擊的集團軍調走了。

 於是在各種巧合和三名兵人毫無主動配合的行動下,佔據絕對優勢的德軍指揮官自己跳進了坑裡。

 …………

 隨後就是趁著德軍放鬆圍困,從排水通道,摸進要塞的“排骨”開始行動。

 要塞守軍,已經被迫放棄的工事與武器,統統被“排骨”修復,然後沒有得到“掘地鼠”連隊幫助的“排骨”,用嶄新的大炮成功和要塞殘存的守軍搭上了線。

 並開始按照“排骨”的方針,發揮火力,瘋狂轟擊德軍部隊。

 這就讓原本認為蘇軍準備放棄要塞撤離,因此主動讓開通路,一直頗具貴族風度的德軍指揮官炸毛了。

 畢竟戰爭開始時,為了減少損失並保障推進速度,擱置的這個要塞,已經是第二次踐踏他的“好意”了。

 …………

 第一次是昨天下午,在德國空軍偵察與地面部隊試探進攻,確認要塞缺乏炮彈,無法再對德軍後勤產生威脅時。

 德軍指揮官就曾下令,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隊看守要塞,以調動更多力量,完成對亞沃羅夫的突破。

 但是蘇軍守軍卻並沒有選擇趁德軍放鬆封鎖時,主動選擇體面的放棄戰鬥。而是突然再次發起了對德軍補給線的遠程炮擊。

 逼迫德軍指揮官,發起了一次大規模攻擊,以保護己方後勤線路。

 而在德軍攻城時,又有一支規模較大的蘇軍部隊突然殺到,對德軍進行了側翼襲擊,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這種巧妙的戰術行動,讓第一次吃虧的德軍指揮官,在一頓熟練的操作,打退蘇軍襲擊,並大破要塞外圍陣地後。

 依然有心情在晚上部隊休整時,一邊臭罵空軍偵察不靠譜,一邊稱讚蘇軍指揮官有些水平。

 畢竟兵不厭詐,德軍指揮官認栽了。

 然後在今天早上,德軍指揮官就用更猛烈的攻擊,表達了自己對蘇軍軍官的尊重,成功將要塞打成了殘廢。

 …………

 但是這種事情顯然發生一次就夠了。

 因此在德軍指揮官,並不知道前後兩次事件,從策劃人到執行者,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下。

 從他的視角觀察整件事,就成了當他再次主動選擇放鬆,對接近徹底失守要塞的圍困,以給自己敬重的對手,最後一次體面結束的機會時。

 蘇聯人依然沒有領情,並用類似的手法再次欺騙了他。

 雖然這次,要塞守軍在“排骨”進入前是真的無力攻擊了,蘇軍的邊境部隊也確實在昨夜完成收縮,之前德軍指揮官敬重的對手,也真的已經有了新的任務,這一切都真的是巧合。

 但是明確了,對手是要尋求戰死結局的德軍指揮官,不想管這麼多了。

 立即開始調動,原本準備趕往前線的德軍部隊,發動了在他看來,足以推平要塞的攻勢。

 ………………

 然後德軍指揮官就在被“新來的”埋的地雷,噁心了一波之後,發現了煥然一新的要塞陣地。

 徹底放棄了所謂的“貴族風度”,直接下令所有部隊猛攻要塞。

 直接讓認為已經完成任務,在要塞中重新集結的三個兵人和“掘地鼠”連隊遭了殃,只能依靠“排骨”的工事繼續堅守。

 而德軍新的猛攻,雖然無法讓,能依託工事,打游擊的“掘地鼠”連隊付出太多傷亡,但卻讓已經損失慘重的要塞守軍難以抵抗。

 使得整個要塞戰況開始向糟糕結局發展。

 而為了繼續維持防禦,“排骨”和“掘地武士”的戰術矛盾再次加劇。

 這種矛盾,雖然讓德軍在蘇軍頻繁的戰鬥風格變化下,吃了很多苦頭。

 但實際上也讓處於弱勢的要塞守軍,再次被德軍壓制到最後的核心陣地了。

 所以當薯條君在這個時候將通信打來,三個兵人的反應就和上文描寫的一樣了。

 另一頭是“排骨”留下的留言,表明他發現了蘇軍要塞預留的秘密通道,已經自行進入了要塞。

 而面對這種情況,缺乏調停能力的“新來的”也只好選擇回到之前偵查的地方,試圖偷襲德軍裝甲車。

 不過擁有三種作戰風格的兵人,因為意見不合,而各自採取的行動,卻讓德軍指揮官炸毛了。

 ………………

 首先是後方的炮兵陣地,連番遭到規模不大的襲擊,給德軍正在不斷開進的部隊,製造了一些小麻煩。

 這讓在昨天圍攻戰中,因為蘇軍外圍部隊在關鍵時刻發動的側翼攻勢,放棄繼續進攻的德軍指揮官,做出了調離圍攻部隊的決定。

 但其行動邏輯卻並不是“掘地武士”希望的,德軍因為物資不濟放棄進攻。

 而是德軍指揮官,通過對比昨天和今天蘇軍外圍部隊攻擊方式的改變,以及蘇軍要塞陣地已經基本被攻破

,其遠程炮塔也已經很久沒有繼續開火的情況,做出的判斷。

 德軍指揮官認為,蘇軍動用寶貴機動力量,執行這種規模不大,效果不佳,但卻損失巨大的攻擊行動。

 是想給已經失去防守價值的要塞中,殘存不多的守衛部隊爭取突圍機會。

 於是德軍指揮官選擇了將計就計,放開了包圍圈,做出了主力轉移去消滅蘇軍襲擾部隊的姿態。

 好讓蘇軍儘快放棄要塞,以減少己方部隊在最後攻堅中,必然會遭受的損失。

 不過德軍指揮官,既沒有理解蘇軍部隊,死守沒有價值孤立陣地的決心。

 也不會知道要塞停止對德軍補給路線的炮擊,單純只是因為阿廖沙空投的炮彈耗盡。

 更不會知道,昨天和今天蘇軍部隊攻擊規模和攻擊位置的變化,並不反映任何蘇軍戰役目標的變化。

 而是更為直接的因為,發起攻擊的部隊換人了。

 昨天前來攻擊其側翼,以減輕要塞壓力的是阿廖沙調動的蘇軍部隊。

 這些蘇軍部隊顯然沒有“掘地武士”瘋狂,敢於以一個連的兵力,襲擊德軍重兵把守的炮兵陣地。

 而是採取了蘇軍部隊更為擅長的攻擊方式,大規模的步兵直接衝擊了正在攻城的德軍。

 而現在,不僅僅是之前指揮行動的阿廖沙已經轉移了工作方向,這些發動側翼攻擊的蘇軍部隊也在昨天晚上,被需要收縮力量進行反擊的集團軍調走了。

 於是在各種巧合和三名兵人毫無主動配合的行動下,佔據絕對優勢的德軍指揮官自己跳進了坑裡。

 …………

 隨後就是趁著德軍放鬆圍困,從排水通道,摸進要塞的“排骨”開始行動。

 要塞守軍,已經被迫放棄的工事與武器,統統被“排骨”修復,然後沒有得到“掘地鼠”連隊幫助的“排骨”,用嶄新的大炮成功和要塞殘存的守軍搭上了線。

 並開始按照“排骨”的方針,發揮火力,瘋狂轟擊德軍部隊。

 這就讓原本認為蘇軍準備放棄要塞撤離,因此主動讓開通路,一直頗具貴族風度的德軍指揮官炸毛了。

 畢竟戰爭開始時,為了減少損失並保障推進速度,擱置的這個要塞,已經是第二次踐踏他的“好意”了。

 …………

 第一次是昨天下午,在德國空軍偵察與地面部隊試探進攻,確認要塞缺乏炮彈,無法再對德軍後勤產生威脅時。

 德軍指揮官就曾下令,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隊看守要塞,以調動更多力量,完成對亞沃羅夫的突破。

 但是蘇軍守軍卻並沒有選擇趁德軍放鬆封鎖時,主動選擇體面的放棄戰鬥。而是突然再次發起了對德軍補給線的遠程炮擊。

 逼迫德軍指揮官,發起了一次大規模攻擊,以保護己方後勤線路。

 而在德軍攻城時,又有一支規模較大的蘇軍部隊突然殺到,對德軍進行了側翼襲擊,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這種巧妙的戰術行動,讓第一次吃虧的德軍指揮官,在一頓熟練的操作,打退蘇軍襲擊,並大破要塞外圍陣地後。

 依然有心情在晚上部隊休整時,一邊臭罵空軍偵察不靠譜,一邊稱讚蘇軍指揮官有些水平。

 畢竟兵不厭詐,德軍指揮官認栽了。

 然後在今天早上,德軍指揮官就用更猛烈的攻擊,表達了自己對蘇軍軍官的尊重,成功將要塞打成了殘廢。

 …………

 但是這種事情顯然發生一次就夠了。

 因此在德軍指揮官,並不知道前後兩次事件,從策劃人到執行者,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下。

 從他的視角觀察整件事,就成了當他再次主動選擇放鬆,對接近徹底失守要塞的圍困,以給自己敬重的對手,最後一次體面結束的機會時。

 蘇聯人依然沒有領情,並用類似的手法再次欺騙了他。

 雖然這次,要塞守軍在“排骨”進入前是真的無力攻擊了,蘇軍的邊境部隊也確實在昨夜完成收縮,之前德軍指揮官敬重的對手,也真的已經有了新的任務,這一切都真的是巧合。

 但是明確了,對手是要尋求戰死結局的德軍指揮官,不想管這麼多了。

 立即開始調動,原本準備趕往前線的德軍部隊,發動了在他看來,足以推平要塞的攻勢。

 ………………

 然後德軍指揮官就在被“新來的”埋的地雷,噁心了一波之後,發現了煥然一新的要塞陣地。

 徹底放棄了所謂的“貴族風度”,直接下令所有部隊猛攻要塞。

 直接讓認為已經完成任務,在要塞中重新集結的三個兵人和“掘地鼠”連隊遭了殃,只能依靠“排骨”的工事繼續堅守。

 而德軍新的猛攻,雖然無法讓,能依託工事,打游擊的“掘地鼠”連隊付出太多傷亡,但卻讓已經損失慘重的要塞守軍難以抵抗。

 使得整個要塞戰況開始向糟糕結局發展。

 而為了繼續維持防禦,“排

骨”和“掘地武士”的戰術矛盾再次加劇。

 這種矛盾,雖然讓德軍在蘇軍頻繁的戰鬥風格變化下,吃了很多苦頭。

 但實際上也讓處於弱勢的要塞守軍,再次被德軍壓制到最後的核心陣地了。

 所以當薯條君在這個時候將通信打來,三個兵人的反應就和上文描寫的一樣了。

 另一頭是“排骨”留下的留言,表明他發現了蘇軍要塞預留的秘密通道,已經自行進入了要塞。

 而面對這種情況,缺乏調停能力的“新來的”也只好選擇回到之前偵查的地方,試圖偷襲德軍裝甲車。

 不過擁有三種作戰風格的兵人,因為意見不合,而各自採取的行動,卻讓德軍指揮官炸毛了。

 ………………

 首先是後方的炮兵陣地,連番遭到規模不大的襲擊,給德軍正在不斷開進的部隊,製造了一些小麻煩。

 這讓在昨天圍攻戰中,因為蘇軍外圍部隊在關鍵時刻發動的側翼攻勢,放棄繼續進攻的德軍指揮官,做出了調離圍攻部隊的決定。

 但其行動邏輯卻並不是“掘地武士”希望的,德軍因為物資不濟放棄進攻。

 而是德軍指揮官,通過對比昨天和今天蘇軍外圍部隊攻擊方式的改變,以及蘇軍要塞陣地已經基本被攻破,其遠程炮塔也已經很久沒有繼續開火的情況,做出的判斷。

 德軍指揮官認為,蘇軍動用寶貴機動力量,執行這種規模不大,效果不佳,但卻損失巨大的攻擊行動。

 是想給已經失去防守價值的要塞中,殘存不多的守衛部隊爭取突圍機會。

 於是德軍指揮官選擇了將計就計,放開了包圍圈,做出了主力轉移去消滅蘇軍襲擾部隊的姿態。

 好讓蘇軍儘快放棄要塞,以減少己方部隊在最後攻堅中,必然會遭受的損失。

 不過德軍指揮官,既沒有理解蘇軍部隊,死守沒有價值孤立陣地的決心。

 也不會知道要塞停止對德軍補給路線的炮擊,單純只是因為阿廖沙空投的炮彈耗盡。

 更不會知道,昨天和今天蘇軍部隊攻擊規模和攻擊位置的變化,並不反映任何蘇軍戰役目標的變化。

 而是更為直接的因為,發起攻擊的部隊換人了。

 昨天前來攻擊其側翼,以減輕要塞壓力的是阿廖沙調動的蘇軍部隊。

 這些蘇軍部隊顯然沒有“掘地武士”瘋狂,敢於以一個連的兵力,襲擊德軍重兵把守的炮兵陣地。

 而是採取了蘇軍部隊更為擅長的攻擊方式,大規模的步兵直接衝擊了正在攻城的德軍。

 而現在,不僅僅是之前指揮行動的阿廖沙已經轉移了工作方向,這些發動側翼攻擊的蘇軍部隊也在昨天晚上,被需要收縮力量進行反擊的集團軍調走了。

 於是在各種巧合和三名兵人毫無主動配合的行動下,佔據絕對優勢的德軍指揮官自己跳進了坑裡。

 …………

 隨後就是趁著德軍放鬆圍困,從排水通道,摸進要塞的“排骨”開始行動。

 要塞守軍,已經被迫放棄的工事與武器,統統被“排骨”修復,然後沒有得到“掘地鼠”連隊幫助的“排骨”,用嶄新的大炮成功和要塞殘存的守軍搭上了線。

 並開始按照“排骨”的方針,發揮火力,瘋狂轟擊德軍部隊。

 這就讓原本認為蘇軍準備放棄要塞撤離,因此主動讓開通路,一直頗具貴族風度的德軍指揮官炸毛了。

 畢竟戰爭開始時,為了減少損失並保障推進速度,擱置的這個要塞,已經是第二次踐踏他的“好意”了。

 …………

 第一次是昨天下午,在德國空軍偵察與地面部隊試探進攻,確認要塞缺乏炮彈,無法再對德軍後勤產生威脅時。

 德軍指揮官就曾下令,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隊看守要塞,以調動更多力量,完成對亞沃羅夫的突破。

 但是蘇軍守軍卻並沒有選擇趁德軍放鬆封鎖時,主動選擇體面的放棄戰鬥。而是突然再次發起了對德軍補給線的遠程炮擊。

 逼迫德軍指揮官,發起了一次大規模攻擊,以保護己方後勤線路。

 而在德軍攻城時,又有一支規模較大的蘇軍部隊突然殺到,對德軍進行了側翼襲擊,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這種巧妙的戰術行動,讓第一次吃虧的德軍指揮官,在一頓熟練的操作,打退蘇軍襲擊,並大破要塞外圍陣地後。

 依然有心情在晚上部隊休整時,一邊臭罵空軍偵察不靠譜,一邊稱讚蘇軍指揮官有些水平。

 畢竟兵不厭詐,德軍指揮官認栽了。

 然後在今天早上,德軍指揮官就用更猛烈的攻擊,表達了自己對蘇軍軍官的尊重,成功將要塞打成了殘廢。

 …………

 但是這種事情顯然發生一次就夠了。

 因此在德軍指揮官,並不知道前後兩次事件,從策劃人到執行者,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下。

 從他的視角觀察整件事,就成了當他

再次主動選擇放鬆,對接近徹底失守要塞的圍困,以給自己敬重的對手,最後一次體面結束的機會時。

 蘇聯人依然沒有領情,並用類似的手法再次欺騙了他。

 雖然這次,要塞守軍在“排骨”進入前是真的無力攻擊了,蘇軍的邊境部隊也確實在昨夜完成收縮,之前德軍指揮官敬重的對手,也真的已經有了新的任務,這一切都真的是巧合。

 但是明確了,對手是要尋求戰死結局的德軍指揮官,不想管這麼多了。

 立即開始調動,原本準備趕往前線的德軍部隊,發動了在他看來,足以推平要塞的攻勢。

 ………………

 然後德軍指揮官就在被“新來的”埋的地雷,噁心了一波之後,發現了煥然一新的要塞陣地。

 徹底放棄了所謂的“貴族風度”,直接下令所有部隊猛攻要塞。

 直接讓認為已經完成任務,在要塞中重新集結的三個兵人和“掘地鼠”連隊遭了殃,只能依靠“排骨”的工事繼續堅守。

 而德軍新的猛攻,雖然無法讓,能依託工事,打游擊的“掘地鼠”連隊付出太多傷亡,但卻讓已經損失慘重的要塞守軍難以抵抗。

 使得整個要塞戰況開始向糟糕結局發展。

 而為了繼續維持防禦,“排骨”和“掘地武士”的戰術矛盾再次加劇。

 這種矛盾,雖然讓德軍在蘇軍頻繁的戰鬥風格變化下,吃了很多苦頭。

 但實際上也讓處於弱勢的要塞守軍,再次被德軍壓制到最後的核心陣地了。

 所以當薯條君在這個時候將通信打來,三個兵人的反應就和上文描寫的一樣了。

 另一頭是“排骨”留下的留言,表明他發現了蘇軍要塞預留的秘密通道,已經自行進入了要塞。

 而面對這種情況,缺乏調停能力的“新來的”也只好選擇回到之前偵查的地方,試圖偷襲德軍裝甲車。

 不過擁有三種作戰風格的兵人,因為意見不合,而各自採取的行動,卻讓德軍指揮官炸毛了。

 ………………

 首先是後方的炮兵陣地,連番遭到規模不大的襲擊,給德軍正在不斷開進的部隊,製造了一些小麻煩。

 這讓在昨天圍攻戰中,因為蘇軍外圍部隊在關鍵時刻發動的側翼攻勢,放棄繼續進攻的德軍指揮官,做出了調離圍攻部隊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