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向陽 作品

第55章 理想與夢想有進了現實

 袁小杰自從離開了學校,就開始到袁建國的公司上班。每天,她都得按部就班地跟在袁建國的身邊,用心地去學習最基本的管理公司的基礎知識。為了能夠讓袁建國的工作量減少一點,她在這次聚會結束以後,除了熟悉了的管理矩陣裡羅列的人事管理部分,還會著手於管理人員分別管理的那部分工作內容。而且,她下班後還打算著,如果沒事可做了,就約上韓禹一起逛逛街,壓壓馬路。

 目前,韓禹在韓國軍的公司上班。不過,他有他的想法,也已經計劃著以現在的公司為基礎,到其他的幾個城市設立幾個營銷分公司。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物質的審美觀念也不斷提升,也對生活中的需求都有了高期望值。他也是看到人們挑選所需用品的眼光高了,要求高了,才做出了這樣的打算。他提議著說:“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現在到處都在搞建設。城市規劃舊貌換新顏,我們也得搬進新居,因此優質的裝修材料,和符合大眾審美的家居用品必不可少。俗話說“好馬配好鞍”,那麼好房也得配好家居。年輕人在選擇適合他們的風格方面,也有獨道地眼光。對於家居用品選擇本身中意的同時,還是會既注重欣賞,又關注質量。如果我們開設一個連鎖形式的家居營造公司,把咱們的家居搬到他們所在的城市,讓他們可以近距離的看到咱們的產品,也是為這群客戶解決了選擇條件不受拘束,對實物質量不會產生懷疑的問題,以此也解決了我們工作中面對的一個問題,也起到了更好的廣告宣傳作用。”對新式家居在樣式和質量上,還希望有更高地突破。

 韓國軍聽過他的想法,做出了預算,也看到了老品牌商家的知名度效益,而且收益確實會高出同類家居的收益。因為不同公司生產的同類型的家居產品,他們對用料在選擇方面也存在差異,不同木質的材料與工藝生產的質量也有差別,比較出的收益也會更為可觀。平時,韓國軍和他的下屬們在工作中,都為如何生產裝飾效果好,樣式不落俗,質量還特別好的家居,而思慮著:“用戶選擇美觀大方的家居的同時,還是會想到質量。保質保量的產品,更有審美價值。只有咱們家居的質量高了,對生活質量要求高的那部分消費者,才能與另外選擇的家用的高檔商品配套。”和韓禹的想法也算是同出一轍,認為消費者的素質在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自然會高。韓禹在考慮這些事情的同時,也總覺得學得知識不夠,可還是在他們來回商討銷售渠道和如何提升銷售業績的時候,說出了這個想法。

 韓國軍聽後,和袁建國也有了工作方面的交流,但是他的決定是讓韓禹去更專業地學校,繼續學習經濟管理方向的知識。他希望在聯繫最好的學校去入學的這段時間,韓禹還得認真地在公司學些工作經驗,即使當作畢業後的再實習階段,也會對他今後的學習受益匪淺。

 梁博文回到公司,偶爾會想起在山上聚會的事,會想到大家的理想與夢想已經走進了現實,而且已經都不再侷限於語言的魅力。過後,她就會沉思工作過的時段,即使每天有多半時間要在車上度過,以及用到從車上到車下的那段工作中,可是大部分的精力會投入到對陌生公司的初步瞭解,以及比較這部分陌生的公司在日常生產中,用與他們公司產品相同的同類產品的最大的需求量。之後,她把幾家公司理成一條同方向的必經地路線,也預計著到每家公司商談業務會走很遠的路,和用的時長。為了工作,她不疲於奔走在這部分公司之間,雖然想達到預想的結果,並不容易。畢竟一個地區生產同類產品的商家,並不僅她所在地公司一家。她如果想打進有同類產品需求的廠家,需要一定的銷售知識和經驗之外,還得有實例證明她在推銷的產品,確實能達到比其他廠家還最好的效果,或者佔其他的優勢。

 當大家提到銷售,會談到業務能力,也可以與經驗掛鉤,可是兩者都還沒有具備,她就不得不考慮要如何維繫人際關係。而且產品想順利地銷出,就得有些業務手段。為此,她只能打聽幾家公司的需求動向,以及瞭解對應的需求的公司生產的產品涉及得全部內容,才能符合她認為的不管何種銷售業務,都如同醫生見病人,唯有對症了才會有最好的切入方法。剛開始,他只有看生產用量,在價格上找懸殊。後來,她結合以上兩點,找到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開始比較同類產品使用後的效果,解決有利於打開封閉市場的先決條件。她也陸續地經過對比得來的數據,以及一些有力的也有利的收益條件,總結出了幾家公司的供需任務的多少,和她所求的銷售用戶的公司的實際狀況。最後,她還是選擇了競爭力強,也認為最難打開銷售門道的幾家知名度極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