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向陽 作品

第26章 面對現實的去生活

 學校剛開學,校內的食堂雖然都有為學校的師生準備一日三餐,可是學校的學生還是有一部分會在學校外面吃晚餐。因此晚上學校周邊的的小餐館由於過於熱鬧,本來井然有序的一條街道反顯得格外嘈雜。韓禹點過飯菜,等店員把飯菜端到了餐桌上,幾個人才都圍坐到桌旁,吃起了晚餐。梁博文吃了一點,覺得很飽了,抬頭看向了陳明豔。她看著陳明豔默不作聲地吃晚餐,也靜靜地尋思著:“我們說歸說,笑歸笑,陳明豔說的事情,還是得想辦法去解決呀!”再看向了袁小杰。袁小杰筷子不停的,只管把飯菜往嘴裡塞。梁博文盯著她看著,若有所思的傻傻地看著,也沒有想法再看別處了。袁小杰吃著東西,手上的動作慢了下來,也不由得抬起頭,望向了梁博文。她看到梁博文看著她,又不像在看她,因為她的神情有些發呆。袁小杰心一沉,想:“肯定是在想明豔提到的事情了。”心裡的想法也又和梁博文不謀而合了。梁博文的確在想:“有些事情,或許要去反駁。而有些事情,或許要去順從吧!人生中會發生很多看不過去的事情,有些事情看到了,也不能當沒看到。即使有些事情看到了,還得當看不到。陳明豔的事情不同,她是我們大家中的一員,我們聽到了她說的事情,感到就如同看到了,總不能徘徊在想法中,不去找真正的辦法解決呀!相對這種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們都不能保持沉默。”想到陳明豔以前有心事,還是在大家的關注下,才會全盤說出來。如今她有事,還不是能隱藏的事,我們更不能不想辦法。

 陳明豔本來自卑,被迫於生活環境,讓她懂得了怎麼隱藏心事,而且事事都不會去主動地提起。她是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的孩子 ,知道早早地為家裡承擔重擔,那樣才可以把一個家庭建的更好。她懼怕發生不好的事情,可是在處理事情發生的時候,卻能比比她有條件和與她年紀相仿的孩子要更能堅強地去面對。生活中,她懂得忍耐,懂得用沉默不語去應對和直面生活。陳明豔曾經說:“有些事情只要走過去了,就像是記事本上有了字跡。有些事情只要走過去了,就是走過去了。一件事只要去做了,還做完了,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如果一個人有事不去嘗試,不去做,只去想想而已,那麼他什麼都不會得到。”小小地年紀也會感到身心疲憊,也從開始的不會表達,慢慢地知道了有些情緒不用過於去表現,也會被身邊的人發覺。陳繼民和彭靜只要聽到有了丁點的收穫,臉上都會有淡淡地笑。陳明豔只要看到他們了,本是滿臉烏雲的,瞬間也能笑逐顏開了。有時,她認為年輕不諳世事,會一味沉於事情的表面,當生活中出現了不幸,感覺如同走進了悲劇,有從幸福的生活頂點跌落,掉入了低落情緒的谷底的感覺,還自勸著:“沉在事情發生的被動局面中,倒不如去攀登。不管多苦,總會有到達有所成就的頂峰吧!”事事都面對現實地去應對,不會去想不現實的事,如做白日夢那般地不切實際。生活中出現了不安地心境,會在勞動學習中獲得精神的解脫,去儘可能地走出死氣沉沉地境遇,去勉勵自己:“不管現實如何,即使再苦,去樂一陣子,也未嘗不可吧!”假如不能做到苦中作樂,她認為還可以不求回報的去付出,用精神的解脫去減少內心不可言述的苦楚。

 他們吃過晚餐,各自回到宿舍洗漱完畢以後,也都各自躺到各自的床上準備休息。此時,秋涼鑽進宿舍,驅逐走了夏天的暖尾巴,而且大家的心境裡,也都有了一種清涼。雖說不像聽到陳明豔說的話以後,感到的那種入心的涼意,可感受涼的心境卻相似,還難免不感到似有了困擾。因為入了心的事暫時沒辦法解決,卻還是不能不去想。梁博文想到陳明豔,再想想生活的一些經過,眼淚也順著眼角滑落了下來。她為陳明豔感到難過;覺得她再難過,在看到陳明豔的時候,那些她為自己而生得難過,居然感到都是那麼地多餘。

 宿舍裡,魏曉文和唐欣一直在說話,似乎從她們走進宿舍,她倆的交談還沒有停止過。現在,大家都躺在床上,想靜一下,可還是都辦不到。或許是魏曉文和唐欣也聽到了陳明豔說的事,才沒住嘴的在談論。魏曉文嘀咕著:“我看她還是在裝可憐,想博取別人的同情。”話裡話外都是冷言冷語,而且說的話語和平時對陳明豔的實際情景做得評論又不差分毫。也許是在評論事情的言論上,都會因說法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她們的話語越說越實,更像走進了真情實景,有了更全面的奇思妙想。袁小杰和她們鄰床,能聽清楚她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她聽到她們說的話了,心裡莫名地來火,不由得哼了幾聲,示意讓她們可以閉嘴了。魏曉文和唐欣並沒領會,還繼續地在說著。袁小杰火氣直冒的從床上起身,本來沉默起來冷豔得如同火紅的臘梅的一個人,這會火氣倒如火紅地臘梅那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