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498章 婚禮(四)

 劉宅大門口被高懸的燈籠照得紅彤彤明亮。

 寫有【劉宅】的大門匾額上披了喜氣的紅綢,綢緞中間懸著兩朵醒目的大紅花。

 匾額下面聚集著一大幫人堵門。

 除了林九蓉、孫豔豔、姚娥、密羯、阿蘭幾個女眷,沒去迎親的劉奇、公孫筆、毛臺、第五甲也在其中。

 李燁、顧非熊、裴鉶、於琮、劉瞻、劉鄴等酒肉朋友也來湊熱鬧。

 中郎將蕭鄂和左街使韋瑾,他倆沒隨金吾衛大部隊去接親,一直留在劉宅等候。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聽到消息不請自來的朋友,比如國際友人嗢沒斯和阿歷支,比如龍興寺宿友鄭言和史昊。

 定安大長公主李太和作為雙方親友,選擇站隊男方親友團。

 嗢沒斯、阿歷支和密羯,自來長安後還是第一見到昔日可敦。

 他們仨紛紛靠過去與李太和小聲私聊。

 站在她們前排的林九蓉、孫豔豔、姚娥也在輕聲說話。

 作為婚禮籌備團,她們在最後確認準備情況。

 林九蓉問:“石臼裝滿了嗎?”

 孫豔豔答:“滿了,裝了三升粟米。”

 “窗子呢?”

 姚娥答:“全都用麻塞住了。”

 “井口呢?”

 孫豔豔答:“我用大席子蓋上了。”

 這些都是婚禮習俗。

 確認完這幾項,林九蓉又扭頭抬眸,往大門橫樑看去。

 以她的角度能看到門楣上放著三支箭。

 林九蓉小聲唸叨:“幸好今晚風小,沒吹走。”

 按習俗,等會新娘子要從箭下走過,辟邪。

 當她確認完全部流程,已經能聽到北邊路口傳過來的吹吹打打聲。

 眾人歡喜,紛紛激動道:

 “接回來了,接回來了。”

 “人呢?”

 沒一會接親隊伍就回到劉宅門口,鼓樂手吹奏得更加歡快賣力。

 劉異翻身下馬的同時,站在門口第一排的公孫筆出列。

 他是今晚婚禮的引贊,相當於司儀。

 一片樂聲中,公孫筆以高八度的聲音喊道:

 “傳氈。”

 早就等候在門口兩側的二十名婢女,每人捧著一張色彩斑斕的毛氈走出來,她們將毛氈從翟車上一直鋪到地下,鋪成一條毛氈花路。

 與後世一樣,大唐新娘也有“足不沾地” 的習俗。

 不過唐人的“足不沾地”不苛求新郎必須一路揹著新娘到婚房,他們以鋪地毯的方式規避與土地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