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460章 你給我等著

 興慶宮,勤政樓。

 這樓位於通陽門西側,在花萼樓旁邊。

 勤政樓與花萼樓一樣,都是唐玄宗為紀念死去兄弟而鑄造的百尺高樓。

 樓上“勤政務本”牌匾是當年唐玄宗親自題寫的,幸得安史之亂中沒被損毀。

 這日下午,一位身穿湛藍色絲綢暗花袍,花白髮髻上簪滿點翠頭飾的老婦人,站在勤政樓最頂樓向西南方向遙望。

 在她身後有二十幾名身穿統一樣式的宮裝侍女,她們站得筆直,大氣不敢出。

 這老婦人就是當今大唐最尊貴的女人——太皇太后郭嬋。

 郭嬋是唐代宗李豫的外孫女,汾陽郡王郭子儀的親孫女。

 民間流傳甚廣的醉打金枝故事講的就是她的父母愛情。

 郭嬋血脈高貴,十四歲嫁入廣陵王府,成為廣陵王李純的正妃。

 二十六歲時,她丈夫李純登基成為皇帝。

 可惜大唐天子自唐肅宗李亨之後,便奉行活著不立後。

 她丈夫登基後,郭嬋被冊封為貴妃。

 她丈夫死後,換她大兒子登基做皇帝,郭嬋晉升為太后。

 再後來她大兒子死了,她三個孫子先後登基,郭嬋又升級為太皇太后。

 郭嬋這輩子已經經歷了六位帝王,在四朝她都是大唐第一尊貴的女人,堪稱“六朝四尊”。

 別人是通過宮鬥才走向冠軍領獎臺,她不需要,郭嬋就生在終點線上。

 可浮華背後,心酸自知。

 郭嬋一輩子只生了兩兒一女,全都死在了她前面,白髮人送黑髮人。

 七個孫子也只剩下當今皇帝李炎一人。

 年紀越大,郭嬋的孤獨感越強。

 求像普通老婦人一樣的閒怡弄孫、繞膝承歡之樂,於她已變成一種奢望。

 郭嬋近年最大的愛好就是站在高處觀望長安市民熱熱鬧鬧的生活。

 為此她乾脆搬到了興慶宮居住,這裡有兩座高樓。

 站在勤政樓頂樓往西南方瞭望,能看到東市裡牽著駱駝的商隊,能看到熙熙攘攘的採買市民,能看到賣力表演的雜耍藝人,能看到……

 她不是為了感受大唐繁華,純粹就是喜歡人間煙火的熱鬧。

 可自從東市失火,恰好燒掉了她視線中唯一的那抹熱鬧。

 郭嬋此刻又站在勤政樓上,望著西南方被大火焚燬後的東市一角忍不住嘆息。

 “失火原因找到了嗎?”

 一名四十餘歲的老宦官躬身應答:

 “回稟太皇太后,目前還沒有,聽說京兆尹已經命人去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