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412章 棄子與棋子

 東市案發生後,牛李兩黨心情冰火兩重天。

 戶部侍郎李回與給事中鄭亞,他倆第一時間跑去李德裕辦公室,將這個喜訊報告給黨首。

 戶部侍郎李回為唐郇王李禕之後,是大唐宗室。

 他原名李躔(chan),因“躔”和新帝李炎的舊名李瀍音近,為避諱而改名回。

 李回這人特別善鬥,在李黨的地位相當於幫派裡的雙花紅棍。

 李回敘說完原委後幸災樂禍道:

 “牛黨簡直自毀城池,太府卿範西陽是牛僧孺的同窗,範西陽手下不可能揹著他監守自盜,這件事範西陽一定是知情的,搞不好還是主謀,如今被抓了現行,接下來可有熱鬧看了。”

 給事中鄭亞接道:

 “據說他們偷盜的那家店鋪是仇士良用來收受賄賂的,現在仇士良肯定恨死牛黨了,多虧陛下提前解了仇士良的軍權,否則以他睚眥必報的性格,很可能繼甘露之變後再次大開殺戒,將牛黨一網打盡。”

 李德裕望著對面倆人,一個出身李唐宗室,一個出身滎陽鄭氏。

 他悠悠嘆道:“老夫早說過,寒門出身者,跟我們沒法比,他們為官後大都會貪得無厭。”

 “相公所言甚至。”

 “算起來,牛黨人還要感激老夫呢,解掉仇士良兵權還是我給陛下出的主意。”

 “便宜牛黨了。”李回遺憾道。

 鄭亞忽然憂慮:

 “我聽說大理寺的人最近跟牛黨走得很近,這案子若轉去大理寺,會不會挖到東市署丞那裡就停止了?”

 李德裕臉上浮現一絲淺笑。

 “趙開就要來了,三司會審肯定要有御史臺一席,這將是趙開接任御史大夫後的首戰,我很期待呢。”

 牛黨人現在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牛黨黨魁牛僧孺自新帝登基後,已經由東都留守被貶為太子少師。

 他現在仍在洛陽。

 東市署監守自盜的消息傳到洛陽時,牛僧孺險些沒被氣吐血了。

 他以為官清廉正派著稱,當年穆宗皇帝也是看中他清廉才提拔他做宰相的。

 長慶初年有個叫韓弘的士族官員,他兒子到處行賄朝中大臣,不少人都接受過他的賄賂。

 這人每行賄一次還喜歡偷偷記賬。

 韓弘父子死後,皇帝派人幫助韓弘孫子清理財產時,發現了這本行賄賬簿。

 關於牛僧孺那欄,上面是這樣記錄:

 “x年x月x日,送錢千萬,不納。”

 穆宗看了這批語大受感動,沒幾天就提拔他做了宰相。

 牛僧孺萬萬沒想到,自己如此清廉,他的好友範西陽卻監守自盜。

 自己與李黨鬥了這麼多年,現在一下子洩氣了。

 尾大不掉,如今牛黨人員眾多,隊伍不好帶啊。

 他突然好想躺平,放棄治療,啥都不想管。

 範西陽派了幾波人到洛陽歸仁園拜見牛僧孺,都被牛家人搪塞:

 “阿郎與樂天先生出去了。”

 “何時回來?”

 “不知。”

 范家人吃了幾次閉門羹後知道牛僧孺放棄他了。

 至於牛黨的另一位黨魁李宗閔,范家更指望不上,李宗閔早就被貶去了杭州。

 此時,有兩個老頭正在洛陽香山寺後院下棋。

 白居易中風後,近來有些好轉,但肢體仍不太協調,拿棋子的手總是顫抖。

 ‘啪’地一聲,他兩指間夾的白子在到達指定交叉點前就落了下來。

 白居易焦急道:“不不不,不是下這裡。”

 對面老頭伸手阻止他拿剛才的白子,嘲笑:

 “落子無悔,你現在比夢得還賴皮。”

 牛僧孺脫口而出後,臉上的笑容忽然僵住。

 他這才意識到,劉禹錫已經故去半年多了。

 昔日一起結伴遊玩的三個老頭,如今只剩下他倆了。

 牛僧孺無奈長嘆一聲。

 “我們都老了,夢得當年以‘?鬌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一詩,死皮賴臉索要李紳家的歌伎,那事好像也沒過去過久啊。”

 ‘司空見慣’一詞倒是留下來了。

 “這事也就劉夢得幹得出來。”白居易感慨,“思黯,老朋友越來越少了,聽說那個範西陽是你昔日同窗,你真的不管嗎?”

 牛僧孺望著遠處沉聲:

 “我與李黨爭鬥這麼多年,最主要的分歧就是寒門是否可以出貴子。你也知道,牛黨以我為代表的多數人都出身寒門,李德裕總認為寒門子弟自小缺乏見識,為官後會比士族子弟更加貪婪。他曾當著我面,用夢得的‘司空見慣’舉例,他說一個自幼貧寒的人,對一百緡錢的渴望,與一個從小錦衣玉食的人是不同的。”

 “因為範西陽的事情,你現在也相信寒門難出貴子了?”

 “我不知道,我只是發現堅持原來的信仰有些難。”

 白居易沉默了一會,微笑著說:

 “我與夢得三年前,就在這棵樹下遇到一位叫劉異的少年,那孩子見解新奇,有諸多奇思妙想,我和夢得都很是喜歡,聽聞他是來洛陽考發解試的,我這從不干涉小通榜的人,那年卻破例點了他,他也如願拿到了當年的鄉貢名額。”

 牛僧孺疑惑:“那孩子後來落第了?”

 他不記得近幾年的進士名單中有個叫劉異的人。

 “不,夢得後來打聽到,他放棄科舉直接去投軍了。”

 “啊!”

 牛僧孺發出一聲不解的訝異聲。

 通過發解試考科舉,說明這孩子出身不高。

 如此難得的機會,他為何會放棄呢?

 牛僧孺思索幾秒,明瞭白居易舉這個例子的用意。

 寒門學子也可以做到視功名利祿如浮雲。

 一個人的品性與出身無關。

 這時,他家男僕走進後院,給他遞上一封信。

 “阿郎,這是崔相公剛剛讓人快馬送過來的。”

 牛僧孺打開信箋看了幾行,忽然抬頭問:

 “樂天,你剛說那少年叫什麼名字?”

 “不知。”

 范家人吃了幾次閉門羹後知道牛僧孺放棄他了。

 至於牛黨的另一位黨魁李宗閔,范家更指望不上,李宗閔早就被貶去了杭州。

 此時,有兩個老頭正在洛陽香山寺後院下棋。

 白居易中風後,近來有些好轉,但肢體仍不太協調,拿棋子的手總是顫抖。

 ‘啪’地一聲,他兩指間夾的白子在到達指定交叉點前就落了下來。

 白居易焦急道:“不不不,不是下這裡。”

 對面老頭伸手阻止他拿剛才的白子,嘲笑:

 “落子無悔,你現在比夢得還賴皮。”

 牛僧孺脫口而出後,臉上的笑容忽然僵住。

 他這才意識到,劉禹錫已經故去半年多了。

 昔日一起結伴遊玩的三個老頭,如今只剩下他倆了。

 牛僧孺無奈長嘆一聲。

 “我們都老了,夢得當年以‘?鬌梳頭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江南刺史腸’一詩,死皮賴臉索要李紳家的歌伎,那事好像也沒過去過久啊。”

 ‘司空見慣’一詞倒是留下來了。

 “這事也就劉夢得幹得出來。”白居易感慨,“思黯,老朋友越來越少了,聽說那個範西陽是你昔日同窗,你真的不管嗎?”

 牛僧孺望著遠處沉聲:

 “我與李黨爭鬥這麼多年,最主要的分歧就是寒門是否可以出貴子。你也知道,牛黨以我為代表的多數人都出身寒門,李德裕總認為寒門子弟自小缺乏見識,為官後會比士族子弟更加貪婪。他曾當著我面,用夢得的‘司空見慣’舉例,他說一個自幼貧寒的人,對一百緡錢的渴望,與一個從小錦衣玉食的人是不同的。”

 “因為範西陽的事情,你現在也相信寒門難出貴子了?”

 “我不知道,我只是發現堅持原來的信仰有些難。”

 白居易沉默了一會,微笑著說:

 “我與夢得三年前,就在這棵樹下遇到一位叫劉異的少年,那孩子見解新奇,有諸多奇思妙想,我和夢得都很是喜歡,聽聞他是來洛陽考發解試的,我這從不干涉小通榜的人,那年卻破例點了他,他也如願拿到了當年的鄉貢名額。”

 牛僧孺疑惑:“那孩子後來落第了?”

 他不記得近幾年的進士名單中有個叫劉異的人。

 “不,夢得後來打聽到,他放棄科舉直接去投軍了。”

 “啊!”

 牛僧孺發出一聲不解的訝異聲。

 通過發解試考科舉,說明這孩子出身不高。

 如此難得的機會,他為何會放棄呢?

 牛僧孺思索幾秒,明瞭白居易舉這個例子的用意。

 寒門學子也可以做到視功名利祿如浮雲。

 一個人的品性與出身無關。

 這時,他家男僕走進後院,給他遞上一封信。

 “阿郎,這是崔相公剛剛讓人快馬送過來的。”

 牛僧孺打開信箋看了幾行,忽然抬頭問:

 “樂天,你剛說那少年叫什麼名字?”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