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400章 名聲在外

 萬景樓最豪華的包房全在四樓,這裡一般只接待三品大員。

 若當晚沒有三品大員來,寧可空著也不會開。

 他們仨被呂榮娘子帶進四樓最靠裡的一間包房。

 這裡面的裝潢只能用奢華來形容。

 屋子四角擺放著一人多高的青銅鎏金十二連枝繁華燈,每朵繁花中間是油燈。

 火光一點點跳躍,如夢如幻。

 全部點燃後,十二枝上百多盞燈同時亮起,如繁華綻放,金枝秀華,交錯生輝。

 用火樹銀花形容絕對不誇張。

 除了四角的繁華燈,每個食桌兩側各有一個半人多高的樓閣圖燈。

 樓閣外圍雕刻精巧,圖上繪得四季美人惟妙惟肖。

 屋頂上方還垂下來六盞螭龍吊燈。

 這個包房太大,他們人太少,本來有些空。

 但大大小小數百隻同時點燃的燈盞將寬闊的屋子照得熠熠生輝,像是被溫暖填滿。

 明亮的燈光讓劉異能看清牆壁四周的雕花,也能看清每桌席位後面繡屏上的圖畫。

 劉異打量一圈,從傢俱到插花,從佈景到薰香,這個房間確實處處精緻。

 這裡是招待大宴的,屋裡桌子都是矮几,而且是分開的。

 劉異不太喜歡分席宴客的形式,他們仨最後一起坐到側面相鄰的兩張桌。

 劉異本想跟鄭就他們坐一起,但呂豔娘和榮巧蕊堅持要坐到他身旁,一左一右伺候。

 坐下來後,兩位娘子斷斷續續講述她們來到長安後的故事。

 她倆憑藉劉異分別時贈送的四十首歌迅速在長安躥紅,並很快成為萬景樓的頭牌。

 萬景樓不僅是大唐最大的舞臺,還是最著名的歌舞團,有超過五十年曆史。

 萬景樓誕生過許多傳奇藝人,比如劉採春、米嘉榮等。

 世人都說劉採春擁有春夜鶯般的嗓子,元稹在《贈劉採春》詩中曾描繪她“更有惱人腸斷處 ,選詞能唱望夫歌”。

 這位唐代鄧麗君曾極負盛名,嫁人後離開萬景樓在江南一帶繼續演出。

 米嘉榮是西域米國人,她當年就是在萬景樓結識了劉禹錫。

 兩人時常在一起交流藝術,共同探討出一種融合民歌的獨特詩體——竹枝詞。

 像世人熟知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就出自劉禹錫的竹枝詞。

 這種文體不僅風靡全國,對後世也影響至深。

 米嘉榮後來入宮還成為朝廷供奉(首席樂官),在憲宗、穆宗、敬宗三代皆享有盛名。

 如今萬景樓的頭牌就是呂豔娘和榮巧蕊。

 她們現在改了名字,叫呂憶劉、榮思異。

 “難怪剛才婢女驚訝我竟知道你們本名,原來你倆現在用藝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