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寶 作品

第389章 磨環川

 劉異離開振武城的第三天,公孫筆就出發了。

 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去長安找劉異,卻不知他偷偷轉道先去了隴西。

 隴西顧名思義是在隴山(現六盤山)之西,也就是在隴山的右邊。

 大唐在這裡設立過隴右道。

 隴右道上邊是回鶻大草原,下邊是吐蕃高原。

 它曾是大唐十道中面積第二廣闊的,管轄著18個州和2個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領地包括現在甘肅、青海和新疆的大部分區域。

 李唐家的老祖宗隴西李氏發源地臨洮(臨洮現為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便隸屬於隴右道。

 隴西李氏崛起於東晉亂世,族人本就分散。

 後來隨著大唐建國,隴西李氏成為士族中的頂尖權貴,族人大都去了長安、洛陽定居,真正留在隴西的鳳毛麟角。

 這也是李歸將大野盟總部選在隴西的原因,當地已無皇族。

 他選此處為總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唐已經失去了對隴右的控制權。

 安史之亂時,大量西北邊軍開始進入中原作戰,神策軍也是那時候離開隴右去的中原。

 此舉大大削弱了大唐西部兵力。

 曾被大唐按在地上摩擦的吐蕃,便在此時不要face地趁虛而入,佔據了隴右。

 吐蕃以隴右為跳板打入過長安,就是大唐天子第二次出逃那回。

 河西走廊也在隴右道內,控制河西走廊才能控制西域各國,才能從絲綢之路一路通商到阿拉伯然後再去往歐洲。

 隴右如此重要,安史之亂後內憂外患的大唐為奪回隴右還是做過一些努力的,可惜全都失敗了。

 此後隴右變成吐蕃和回鶻爭搶的肥肉,雙方拉鋸扯鋸亂戰了幾十年。

 隨著回鶻被滅族,這塊肥肉如今變成吐蕃與黠戛斯在搶奪。

 公孫筆拿著大野盟的信物在隴右暢通無阻,順利抵達臨洮。

 這個地方簡直是漢人與異族鬥爭的縮影,夏商周時這裡被羌人部族統治,南北朝時又被吐谷渾人佔據,現如今又落入到吐蕃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