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居所

 領導視察過後,林青鹿“出差”的機會多了起來。 

 大多是城中其他合作社請求技術指導的。 

 雖然領導去紅星合作社的事情沒有見諸報章,但是如今有電話,消息傳的很快。 

 紅星合作社的工作受到了誇獎,那麼咱們更要搞了。 

 何況這個合作社的出產根本不愁銷路,一開始街道內部都能自我消化。 

 那更要“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了。 

 行走各地區的機會多了,林青鹿的年代倉庫裡商品種類也愈發多了。 

 曲蘭珍才能吃多少? 

 於是她在兩個大孫子休假的時候,讓倆人挖了好久的地窖,然後林青鹿把各種東西往裡一搬,安全感十足。 

 老人家見多識廣,從天氣上看就覺得要多存糧。 

 唐國興在首都,級別也高一些,所以餓不著她,倆孫子在軍隊裡供應是最優先的,所以也不用操心。 

 她擔心二兒子和閨女。 

 唐民興和唐光秀都在南邊,按說吃喝不愁,但幾次乾旱都有那邊,老太太實在不放心。 

 今年過年兩個兒女都說要過來,所以林青鹿提前好久就開始準備了。 

 食用鹼、小蘇打、肥皂也得憑票供應了,跑的地方多了,這些緊俏東西也都能備上,最起碼比別家都要寬裕一些。 

 所以別家都是做兒子的孝敬母親,她家則是老母親貼補兒子。 

 當然,唐國興知道這是林青鹿弄的,自然不肯讓她吃虧。 

 收到票證是其次,搜尋物資是真的很快樂。 

 林青鹿覺得,等她年紀大了,可以建一座年代博物館,留住人們記憶裡的那些拮据卻有堅定信仰的時光。 

 也讓後輩人看一看,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火熱的激情點亮了神州,人們鬥志昂揚精神奮發,為了胸中的目標努力前進。 

 時代造就了這群人,這群人造就了奇蹟。 

 十週年慶典的時候,林青鹿交上去的國慶獻禮,被層層轉交到了上級。 

 那是一幅雙面繡,正面是如今的領袖,背面是橘子洲頭那首詞與配景,針法細膩,技術精湛。 

 見到的人無不嘖嘖稱奇。 

 秦主任圍著她直轉圈,“乖乖,真沒想到我身邊竟然藏著一個刺繡高手。” 

 “我曲奶奶才是高手呢。”林青鹿嘆息。 

 可惜刺繡太費神,她已經很久沒有捻起繡花針了。 

 “那位老太太啊……”秦主任也跟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