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旱災,難民

 慄山村,一個老漢兒頂著炎炎烈日,蹲在地頭,看著自家的田地發愁。 

 他是個侍弄莊稼的老手,不說見識過所有天災,但像今年這樣旱的年景,還真是望山縣的第一次。 

 早起剛往田裡放了水,可還沒到正午就蒸發乾淨。 

 他讓兒子去看了虎河,就連那裡的水也能明顯看出水位下降了。 

 天氣太熱,大家都是等苗子長壯實了一點才插秧的,可是即便如此,那些苗兒也蔫頭耷腦,被太陽曬得精神不起來。 

 也是,他們這些人都曬得冒油,那禾苗又不會躲日頭,可不打蔫兒嗎? 

 “爹,你怎麼在這裡幹曬著,咱回家歇歇,別中暑了。”老漢的兒子在家沒見到老爹,一猜就是在地頭,連忙過來找。 

 “唉,兒啊,這一季恐怕是空忙了啊!”老漢的眼裡全是痛楚。 

 聽說到處都旱,他們這裡還算是輕的呢,難以想象別處都是怎麼樣,可是這一季的稻穀註定收不了多少,家裡還要交稅,還要忍飢挨餓等到下一季收穫才能喘口氣。 

 若是下一季也絕收,這老天爺就是真的不給人活路了。 

 兒子用黝黑的手臂扶著父親往家裡走,“爹,先回家歇歇涼吃飯吧,虎河干不了,我們就有水澆地,總能有點收成的。” 

 不那麼忙的時候,他便去城裡做點短工,總能掙些銀錢回來的。 

 只是不曉得那個時候,田稅是否還能用銀錢頂。 

 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幸虧早先來了個收山貨的人,出的價格公道,比他們自己背去城裡賣划算許多。 

 家裡最近曬了不少東西,也不知道那人還來不來。 

 山貨好吃,可要用油鹽調料燉了才好吃,家裡吃了也是浪費,還不如賣成銀錢,哪怕換點豆子吃,吃到肚裡也能飽腹。 

 望山縣的人還有山貨可吃,揮汗如雨的時候還能下河好好洗澡降溫,其他地方的人可沒有這樣的好運。 

 “爹,還有多遠?”郭奇悶頭走路,努力跟上父親的腳步,額上的汗水順著臉龐流到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