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哪怕這位官員不貪,但其餘的人呢?

 他發現後敢聲張嗎?

 就算開始預算充足,可經過層層的剝削後,最後剩下的錢財肯定是不夠完成工程的。

 那麼參與工程建造的老百姓就必然要吃苦,可為何現在交州不同,是因為施展政策的人員不同。

 李昭,當朝九皇子。

 交州財政和軍權都握在手中,交州又是他的封地,他還是王爺,不管哪一方面都是他的支撐點。

 能搞他的人雖然有,但絕對不多。

 別人開展工程,可能朝廷下放一百萬,最後用於實際的也就五十萬不到,甚至更少。

 但李昭不同,他幾乎可以做到百分百的投入。

 倒不是說這邊沒有貪心之人,只是在李昭的影響作用下,用人方面有了極大的優勢。

 不管是水庫建造、水渠挖掘、運河挖掘與疏通乃至是材料購買,這些人都是貧苦老百姓,他們深知自己過的有多苦,自然是不敢浪費。

 其次,他們都是良善百姓,只是比別的老百姓強一點點,還沒有形成階級意識,自然就不太可能剝削其餘的人,李昭說給多少他們就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