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334章 聽到最就害怕

西伯利亞艦隊剛剛得到的“尤里耶夫”號,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一艘萬噸級裝甲巡洋艦,排水量達到11700噸,最高航速18.7節,裝備4門單管203毫米主炮,16門單管152毫米速射炮。

日本去年從英國訂購了兩艘排水量為12000噸的新式戰列艦,這兩艘戰列艦尚未建成,沒能來得及參加甲午戰爭。

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徹底被消滅,清帝國海軍已經無力對日本構成威脅。

喬治現在已經不再鼓吹日本威脅論了,而是越來越重視英國的威脅。

葉羅欣對於軍艦也有想法。

這是紅果果的陽謀,俄羅斯帝國不得不接。

西伯利亞艦隊在長達近20年的時間內沒有增加新艦,欠的債太多,想在短時間內將西伯利亞艦隊的實力,強行提高到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的水平,那麼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就會受到影響。

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後果可能是三大艦隊都會因為實力不足,在各自海域得不到優勢。

可如果不將資源向西伯利亞艦隊傾斜的話,阿穆爾的航道安全又無法保障。

所以喬治都替尼古拉頭疼。

“造,先造一艘輕巡,如果不好用就賣給亞齊。”

喬治還是拿亞齊練手。

喬治離開聖彼得堡之前,尼古拉向喬治承諾,會將更多新造的戰列艦和巡洋艦配備到西伯利亞艦隊。

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說,俄羅斯帝國新造的這些戰列艦和巡洋艦,其實並不適合西伯利亞艦隊。

帝國海軍部在設計新艦的時候,從未考慮過西伯利亞的海情,完全是依照波羅的海和黑海的情況設計。

波羅的海和黑海都是內海,風浪較小,所以帝國建造的戰列艦和巡洋艦,雖然火力還算可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犧牲適航性,抗風浪能力和續航力都比較弱。

這些在波羅的海和黑海都不是問題。

但如果放到東亞,那問題就大了。

比如俄羅斯在建的“納瓦林”號戰列艦,武備系統雖然是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8門單管152毫米副炮,排水量卻只有10200噸,只適合在波羅的海這種低風浪近海使用,被俄羅斯軍方戲稱為“翻倒的桌子”。

就這麼一艘船,從1889年開工,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預計到明年才能服役。

喬治對俄羅斯造船廠的效率,也實在是無話可說。

所以海參崴造船廠要造軍艦,如果採用聖彼得堡方案,不管是設計圖紙,還是工作效率,都無法讓喬治滿意。

這意味著海參崴造船廠必須從頭開始。

好在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海參崴不缺設計人才。

19世紀末這會兒,各國之間的人員流動是非常頻繁的,曾為日本設計三景艦的白勞易,目前就在海參崴,海參崴造船廠生產的驅逐艦,就是白勞易設計的。

白勞易的日本之行並不成功,三景艦在甲午戰爭中表現不佳,但這並不是白勞易的問題。

日本人好大喜功,軍艦的性能越強越好,花費的成本越低越好,這本身就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