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邊翁 作品

592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 50

    對於這件事情,全家知道了,都非常支持王芬,陶杏兒平時學習累了,也會幫著打下手;蔣荷花下工回來,也會跟著幫著做一些。

    這下,家裡的家務活反而就都落在了男人們的身上。

    不過,大家對此也毫無怨言,有的時候,陶連山陶連海回來,飯都還沒好,兩人也不會說什麼,如果天色還亮著,兩人就去撿點柴火回來;如果天色不早了,兩人就會在家裡幫著做點家務活。

    日子忙忙碌碌的,最後,在全家人的積極幫助下,半個月的時間,王芬交出了四套衣服給趙大媳婦。

    四套衣服的款式,三套出自雲裳的設計,最後一套是雲裳讓王芬自己想的,不過最後還是經過了她的修改。

    便是如此,王芬也已經興奮得不行了。

    四套衣服,趙大媳婦都滿意得很,最後給錢的時候,還多給了一塊,說是辛苦費。

    都在一個大隊上,她也是知道的,因為她想要趕在姑娘出嫁之前,所以陶家全部的人都在幫著趕工呢。

    再說了,這四套衣服,都是她從沒見到過的款式,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趙大媳婦多給一塊錢了。

    王芬收下了那多餘的一塊,回頭就把十三塊錢,全部上交給了蔣荷花陶家沒分家,這些錢,都是給到蔣荷花統一管理的。

    蔣荷花拿著錢,心中真是無比感嘆,以前家裡一年努力到頭,能有這些錢,她都高興得不行了,結果現在才大半個月,就有十三塊的收入了。

    而且,再過半個月,老大跟老二的工資又要發了。

    這麼一想,真是感覺太幸福了。

    因為高興,當晚,蔣荷花當著一家人的面,拿了兩塊錢出來,給到陶連海,讓他第二天下班的時候,想辦法去弄點好吃的回來給大家吃。

    說是想辦法,其實就是去找武展俊。

    陶連海樂呵呵地答應了。

    衣服交了的第二天,不再需要趕工了,王芬一時之間,突然不知道自己該做啥了。

    不過,她也沒茫然多久,因為趙秀找她幫著一起做事了。

    趙秀一直都在跟雲裳學做吃的,尤其是前一段時間,她做的那些乾菜醃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陶連山發工資請客的那一天,她爸媽,還有王家父母以及蔣家舅舅一家,還都不約而同地找了她,誇她的菜著實好吃。

    那可是給了趙秀很大的信心,讓她決定再多做一些出來,也順便嘗試點新的味道。

    只是這一段時間,她都忙著幫王芬做衣服,現在好不容易衣服的事情完結了,她才又將製作泡菜的事,提上了日程。

    索性,這一段時間,雖然大人們都在忙碌,但小孩子們還是空著的,知道她要做菜,陶威帶著家裡的小孩們,已經弄回來了不少的野菜。

    以前,都是要拿去大隊長上換工分的,但現在陶家並不缺那點工分,所有的野菜也都清洗乾淨,晾曬在了院子裡,方便趙秀處理。

    趙秀就帶著王芬忙碌了起來。

    不過兩個人到底是孕婦,說是忙碌,也都照顧著身子,嚴格按照雲裳之前給她們勞逸結合地做。

    這麼做了幾天的泡菜之後,一天陶連海下班回來,帶回來了一個好消息給王芬:有人委託他,想要讓她幫著做衣服了,當然,也是給錢的。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陶連山跟陶連海穿到廠子裡上班的新衣服了。

    那衣服款式也是大家都沒見過的,只是剛開始,彼此還不熟悉,大家也不好就去打聽。這都一個多月了,該熟悉的人,也熟悉得差不多了,也才終於有人開口問陶連山陶連海的衣服是哪裡來的了。

    這個事情,陶連山跟陶連海早就統一了口徑,都說是王芬做的。

    而大家聽說陶連海的媳婦還有這樣的手藝之後,第一個找上門來的人,就是錢大富。

    跟陶杏兒的連衣裙一樣,陶連山陶連海的衣服,其實也是出自於雲裳的手。

    為了廣告效應更好一點,雲裳可是費心地根據兩人的身量來設計的,原本一開始陶連山的衣服是趙秀做的,但趙秀見王芬確實做得比自己好,就乾脆讓王芬幫著一起走,她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