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中的瞳神 作品

第172章 亞運會的信息

    四年一度的亞運會,本年度即將到來的比賽,已經是第三屆電競賽事。

    先前兩屆比賽裡,選拔“國家隊”的成員和教練的方式,則是採用“由下至上”制度。

    簡單來講。

    最初階段的篩選,由代表著華國賽區的lpl官方組織投票。

    上單、中單、打野、射手、輔助;

    五個位置,按投票結果,從高到低,選擇前三名,進入“國家隊”海選大名單。

    其中存在著一項特殊規則:

    同俱樂部規避原則。

    比如金鑫和胡奇彬同時處於上單和中單位置的人氣前三名,那麼兩人中只有一人能夠進入大名單。

    換句話說,每個lpl的俱樂部最後只能有一名選手,獲得第二輪篩選的資格。

    關於這項“規避”原則,不僅僅是lpl賽區,隔壁的lck賽區也執行著類似的方案。

    王子修大概能理解這項規則的用意。

    歸根結底,lol電競項目與傳統體育相結合,其實說穿了還是在互相利用對方的影響力,這項賽事更多意義上擁有的還是冠以國家隊名義的“推廣”類比賽。

    如果最終所有選手都來自於同一個俱樂部的話,並不利於擴散其賽事熱度,而且由於夏季賽、季後賽與亞運會時間重合的緣故,某支俱樂部的主力都被抽走,會導致出現沒法參與季後賽的問題。

    五個位置,合起來一共15名選手,相當於整整15支lpl的俱樂部共同組成的聯合體;

    只要是關注lpl賽事的觀眾,都一定會被亞運會的lol電競比賽吸引。

    電競項目需要傳統體育賽事來提升本身的“知名度”和“權威性”;

    傳統體育則眼饞電競項目的海量觀賽群體,以及其中蘊藏著的龐大市場。

    時代在進步,曾經的田徑類賽事的關注度正在降低,新一代年輕人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新的比賽上。

    兩者合作,是必然之舉。

    ……

    再之後,15名選手會在亞運會正式開賽前,進行第二輪的篩選和訓練。

    這個階段,就會有教練組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