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三章 沈老爺的安排


                 有兩個同年到東南任職,對於沈毅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不過這並不是什麼雪中送炭,只能說是錦上添花。

  因為抗倭軍的級別很高,指揮使是朝廷的欽差,陛下的堂兄,理論上來說,地方官府不可能對抗倭軍造成任何掣肘,再加上幾千兵馬在手,地方官府沒有任何可能跟抗倭軍呲牙,頂天了也就是寫點奏書告抗倭軍一狀。

  然而以目前皇帝對抗倭軍的態度而言,這種小報告註定了沒有任何用處。

  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畢竟自己人,辦事的時候能夠更加順暢容易一些,也不用花費時間跟地方官府扯皮了。

  上元節轉眼即過,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這天,一則消息在建康城裡不脛而走。

  那就是再建康頗有聲名的許復許大官人,要離開建康了。

  這位許大官人,雖然還是個少年人,但是傳聞是宮裡那位執掌內侍省的大太監的親侄子,因此到了建康沒幾年時間,生意便越做越大,順風順水,不僅在建康置辦了不少產業,更是做了皇商,給宮裡供應東西。

  更讓建康百姓羨慕的是,這位許大官人私下裡贖買了當年聞名秦淮河的名妓顧大家,然後便金屋藏嬌,獨享美人,自那以後顧大家便再也不曾露面了。

  不過這種花邊新聞,流傳的版本自然是很多的,坊間還有人傳說是宮裡的那位高公公雖然沒了子孫根,但是卻有一些特殊的癖好,因此讓他這個侄子在外面替他養了女人。

  不過不管怎麼傳,都始終沒有人傳到皇帝陛下頭上,一來是大家對皇帝還是有一些敬畏之心的,不太相信皇帝陛下會在宮外蓄妓,這二來嘛……

  自然是因為內衛控評控得好。

  不過按理說,這位許大官人既然在建康的事業乾的這麼順利,便不應該這麼突然的離開建康,於是乎便有傳聞說,宮裡的高公公在南邊還有大生意,有人說是發掘了銅礦,有人說是高公公讓自家的這個侄子去南邊販鹽。

  總之各種消息,混淆難辨。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許復這個年輕人的突然發跡,讓建康城裡的許多人為之眼紅,隨之又爆出了許復是高公公的侄子,才讓許復發跡的事情變得合情合理。

  而正因為如此,高明這個內廷的大太監,這兩年著實是揹負了很多不該有的罵名,在坊間的名聲可以說是急轉直下了。

  這天上午,許大官人的車隊,足有近二十輛馬車,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建康城。

  而許大官人則是坐在最中間那輛看起來就頗為奢華的馬車裡,隔著馬車的車簾,還能隱隱看見馬車裡坐了一個身材優美的女子,正依偎在許大官人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