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洛特阿麗莎 作品

二百六十一章 新式農具與農業生產力


  王者立於銅犁前,肅然無言,唯有眼中的時光流淌。

  熟悉的農業生產工具排成一排,一一映入眼簾,把他紛飛的思緒,帶回了近兩千年前的故國。那是一個和當今天下格外相似的時代,也是一個變革的時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公元前578年的春秋,新的變革孕育之初。

  “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這是公元前356年的戰國,商鞅第一次變法之時。

  變法從春秋孕育,在戰國發生。這其中真正的根本動力,就是鐵器牛耕,農業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歷史的進程循環上升,社會生產力與社會制度交替前進。在今天的墨西加聯盟,在此時的湖中封國,修洛特已經參考商鞅變法,啟動了社會制度的變革。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來匹配秦漢般的制度革新,構建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基礎!

  在歷史邏輯的指引下,修洛特的治政思路非常明確。發展農業生產力,第一步便是控制封國土地,集中農業資本;第二步是編戶齊民,嚴格要求並鼓勵耕種,提高農業勞動力的投入;第三步就是普及青銅手工工具,提高木石農具的製作效率,並製造和應用新的青銅農具!

  漫長的先秦時代中,天朝擁有著高度繁榮的青銅文明。青銅農具出現很久,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卻沒有在黃河流域普及。這主要是由於青銅的貴重,和北方青銅資源的稀少。有限的青銅都被投入到祭祀禮器、軍事兵器和車馬器具中。相對應的,長江流域青銅資源豐富,商周時期青銅農具的製作和使用,就明顯發達許多。

  “牛耕尚且遙遠,鐵器也遙遙無期。想要提高封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便只有堆積糞肥、建築堤壩和應用青銅農具。”

  王者的思緒從時光中返回。他仔細的打量著分門別類的農具。這些農具都出自他的回憶,並參考了老農們的意見進行修改。他還有許多後續的設計,尚且停留在圖紙上。

  面前的農具分為七種,分別對應著農業生產中的七種活動。

  “人力青銅犁,形如湯匙,擁有腳部踩踏的木板,常由一人使用。嗯,不錯,這製作簡單而堅固,可以被稱為踏犁。踏犁五日,可當牛犁一日,雖然極耗體力,卻已是最好的結果!”

  修洛特首先握住了新制的青銅踏犁,稍作查看,臉上浮現出笑意。這是第一種,也是最重要的,耕地整地農具。翻耕土地對於農業生產非常重要,能夠有效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其中的原因很多。

  首先,整土。平整土地、破碎土塊,可以方便在土層中播種。

  其次,透氣。疏鬆過的土壤能夠提高透氣性,幫助作物的根系長深。

  接著,均肥。耕地能把底層的肥沃土壤翻到表層,並掩埋上一季作物的殘餘,形成新的肥料。

  再次,除草。在播種前,除掉已經冒頭的雜草,打亂雜草的生長週期。在降水充足的熱帶美洲,快速生長的雜草會極大降低作物產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應對。

  最後,除蟲。通過翻土把地下的蟲子蟲卵翻出來,並讓天敵生物和熱帶陽光把它們殺死。

  正是有著這些好處,農業生產才會被稱為農耕,而鐵犁和牛耕的普及,才會對農業生產造成革新性的影響!

  天朝歷史中的犁,可以分為古老的人力踏犁,與常見的畜力犁。畜力犁又從漢代的直轅犁發展到唐後的曲轅犁,在轅頭安裝犁盤自由轉動,在犁箭上安裝犁評控制翻土深度,一直沿用到農業機械普及前。

  修洛特的腦海中,仍然存有後世鄉村中的曲轅犁形象,大略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夠畫出圖來。只是,這種犁的好處必須配合耕畜才能體現。對於這個時代的中美洲文明來說,還是這人力的青銅踏犁更為合適。在犁前還可以掛上人力牽引的繩索,從而增加一人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