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 作品

第12章 大唐的紙張革命

  李倓寫得很多,很詳細,從流水線分工,到衛生紙的配方,到竹紙的配方,每一個細節都在裡面。

  劉志突然說道:“郎君,前面那個好像是水碓?”

  李倓說道:“是的。”

  “是要在這裡打糧食嗎?”一邊的劉婉湊過來,好奇地問道。

  “不是,我想用他打紙漿。”

  劉婉頓時有些意外:“這可以打紙漿?”

  幾人好奇地走過去。

  此物早在漢代就出現了,經過歷代改良。

  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水利和槓桿的原理加工糧食。

  “對啊!這可以打紙漿!我怎麼沒想到!”劉志幾乎差點蹦跳了起來。

  以前水碓都是來打糧食的,用水碓打紙漿,是宋代的事了。

  這大大節約了造紙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劉婉也驚訝地看著李倓,她本以為這小郎君衣著華麗,是一個紈絝子弟,沒想到還能想到這一出。

  “另外,切記我的配方上說的,將植物搗碎,收集裡面的粘稠汁,加入紙漿中,這可以改進紙張的韌性。”

  “知道了,我會好好去處理的。”

  有了劉志這種專業造紙的,李倓就放心了。

  “李郎君,除了造你說的那種紙,能不能造寫字的紙?”劉婉突然說道,“現在很缺寫字的紙,用來……用來……用來如廁有些浪費。”https:/

  “當然可以,但先給我把如廁的紙造出來。”

  大唐缺紙,不是一般的缺。

  不僅民間卻,連朝廷都缺。

  朝廷各個衙門的文案記錄,既有用紙的,也有用竹片的。

  從開國累計到玄宗時代,稅務的記錄、田地的重新統計,都因為缺紙,無法詳細展開。

  現在外面的紙是有錢都買不到。

  “郎君為何如此著急造如廁的紙?”劉婉好奇地問道,前幾天她聽兄長說了就感到很震驚。

  “當然是用。”

  “哪些人用呢?”

  “我用。”

  劉婉更好奇:“你自己用,於是便開了個造紙坊?”

  “對!”

  劉婉又說道:“那這些紙能對外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