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武士恪 作品

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

  而武家門口的家丁,看到他們卻也是恭敬行禮,直接請了進去。

  “這兩人看著也很年輕,怎麼卻能直接出入翼國公府?”

  隊伍裡李義府前面一個絳公服的中年人聽到,笑著道,“這兩位可不一般,前朝榮國公之子,當今宰相秦公的義子,也是翼國公的義兄弟,”

  李德晟道,“前朝榮國公?可是來大將軍?”

  “正是,這兩位啊,都是武德朝進士,如今一個是崇賢館直學士、東宮司經局太子文學,兼京報主編,另一位是秘書省的秘書郎兼弘文館直學士,都是六品官,且都是極為清要之職呢。”

  李義府聽說來家兄弟如此年輕,居然就都已經六品清要官職了,驚訝不已。

  就算進士出身,吏部銓選,一般也就是放選為九品的縣尉起家,這兩兄弟如此年輕,竟然就到六品了。

  果然文章做的好,不如胎投的好。

  有個宰相義父,當紅寵臣做義兄弟,仕途通暢啊。

  這越發讓李義府心中堅定,一心想要拜在武懷玉門下了。

  要是能成為武懷玉門生,再憑他的文章本事,十年時間他也能到六品。

  這麼想著,又有一人插隊。

  這次更是坊門口維持秩序的街鋪武侯老兵親自送過來的。

  “這又是誰?”

  李義府前面這中年人身著絳公服,一看便知是長安的一個流外吏,他打量了幾眼,等人過去後才壓低了些聲音道,“這個啊也很了得,出身高陽許氏名門,前朝吏部尚書之子,他曾經是秦王府十八學士,後來官至六品通事舍人,去年因罪一貶再貶,最後貶為潯陽縣丞,都讓人遺忘在江表了。”

  “琵琶行這首長詩你們聽過吧?”

  “翼國公大作,寫的非常好。”李義府道。

  “琵琶行裡那江州司馬指的就是他了,翼國公在殿上御前一首琵琶行,讓陛下又想念起他了,於是一封詔令,召回朝來拜門下省五品給事中兼修國史,可謂是鹹魚翻身了。”

  李義府這下聽明白了,原來這就是長安城裡士子們津津樂道的許敬宗啊。

  據說也是非常有才的一個人,他跟翼國公關係很好,翼國公一首琵琶行,讓這傢伙從潯陽縣丞又升回朝中,還做了給事中這樣的要職。

  看的出來,剛回京的許敬宗有幾分得意,不過相比以前,多了幾分沉穩,沒那麼浮躁了。

  不用排隊直接進府的人很多。

  那絳公服的中年人是尚書省的書令史,倒是認出不少人身份,反正不是功臣勳戚,就是高官大將。

  能直接進去的,沒有一個白丁。

  更沒有什麼商賈賤類。

  “那是京兆韋家的公子,韋貴妃之弟。”

  “那是杜家公子,右僕射的兒子和他兄弟兒子。”

  “那是清河崔氏的,那是鄭州房的,那是鄢陵房的,那是····”

  “那是范陽盧氏的,那位是新任雍州萬年縣令,有范陽郡公之爵。”

  ······

  絳公服書令史跟李義府不斷的介紹那些直入武家的人,他挺喜歡這個自稱李義府的年輕人,說話總帶著笑,很有禮貌,讓人如沐春風,雖他僅是個流外書令史,這位縣丞之子卻對他極為客氣,給予足夠尊重,讓他很舒服。

  在長安當官做吏,有一條很重要,就是得能認人,長安城裡那些勳戚貴族,甚至宗室外戚,你得熟悉,否則一不小心招惹到哪個,那可就很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