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作品

第948章:楊銘提出兩點建議!

  北安公園涼亭。

  楊銘第四次在這裡和姜先生見面。

  “楊先生,你要回香江了?”

  “姜先生,這次前來灣灣考察和投資,差不多結束了,遠遠超出我的預期,我準備回香江了。”

  很明顯。

  這次帝國集團花費160億新苔幣收購蔡家國溙系三分之一以上的產業,除此之外,還解決了十信債務問題。

  歷史上灣灣爆發最大的金融危機,現在因為帝國集團的收購,反而直接解決了。

  姜先生除了對於楊銘的驚訝外,還是感到震驚。

  “楊先生,那你離開前有什麼想和我說的?”

  “姜先生,我有兩點要說的。當然,這是我的建議。”

  “第一,我認為儘快放開國內的探親。”

  本來就是一家人,因為各種各樣的關係才導致這樣的。

  歷史上,在1987年10月14日,灣灣方面通過探親方案,兩邊的交流逐漸多了起來。

  如今,如果灣灣民眾前往國內,通過香江這種中轉站,還是比較麻煩的,還不如直接從這邊到閩南那邊,坐船或者坐飛機都是非常方便。

  更何況,許多人已經老去,他們最大希望就是回老家看看。

  姜先生聽完後,沉默不語,沒有回覆。

  “第二,我認為灣灣資本要儘快到國內投資。此時,產業鏈已經往國內沿海轉移,大量香江,東洋,歐美的產業鏈轉移到國內沿海發展。灣灣的密集型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已經很難進一步發展,我認為是可以到國內投資。”

  放開灣灣資本到國內投資?

  其實就是讓灣灣的資本到國內投資。

  歷史上,是在九十年代初,灣灣的資本才逐漸到內地投資的。

  第一階段,1993年以前。

  在這個時期,灣灣投資國內以中小企業為主,投資規模不大,投資地點從最開始的閩南延伸到沿海開放地帶,投資年限較前期長,涉及的行業較前期廣泛,投資形式多樣化。

  灣灣商投資的這個時期,在產業種類上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為主,儘管涉及的行業較廣,但多半是技術層次低、附加價值有限的傳統產業,如製鞋、成衣、玩具等,多屬於一般加工型產品的勞動密集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