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作品

第446章:第一次視察濠江填海造地!

  像管理層這些,都是帝國集團安排的。

  “我來看看這裡的情況。”

  楊銘等人戴上安全帽後,上到這裡高爾夫球車上,可以坐車環繞這裡看一圈。

  180萬平方米麵積真的不小。

  走路是走很久都走不完的。

  除此之外,現在十多臺的挖沙船,還在日夜不停幹活。

  也就是說,這裡的陸地面積還在繼續擴大。

  這個時代的挖沙船,楊銘還是第一次看到。

  當他來到這裡的時候,他看到了這個時代的挖沙船。

  “老闆,這是我們公司從荷蘭引入的最先進的挖沙船。一頭連著外面,一頭連著裡面,二十四小時不停從另外一個地方抽沙來進行填海造地。”

  其實,這些也是最快速,最節省人工的。

  珠江口西岸本身就是淤泥堆積比較多的地方,填海造地真的要容易許多。

  除了這些,還要填海造地的基礎。

  像往裡面填上許多建築材料,穩定造地的地基,如果沒有這些,還是會陷入下去的。

  也就是說,像這些投入也是很大的,包括大量的建築材料,大量鋼鐵埋入到地面。

  楊銘等人在那看著,不過沒有靠近。

  他也就明白現在這個時代的填海造地是這樣的。

  楊銘知道,這和未來國內在南海的填海造地速度確實要差許多。

  當時的造島神器天鯤號才是真正厲害。

  “天鯤號”具有龐大的身軀。

  “天鯤號”長達140米,寬27.8米,比之前在南海造島的“天鯨號”擁有更大的“塊頭”。

  這使“天鯤號”可以搭載更多、更加先進的設備。

  其次,“天鯤號”擁有鋒利無比的爪牙。“天鯤號”上裝有絞刀,絞刀功率為6600kw,這使“天鯤號”可以挖開海底非常堅硬的岩石,並將其切成碎片。

  最後,“天鯤號”具有非常強的挖掘效率和輸送能力。“天鯤號”的最大挖掘深度可以達到35米,可以在一小時內將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萬米之外。

  換算過來,“天鯤號”能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就在南海島礁上搭起一個水立方大小的沙石堆。作為對比,之前在南海造島中大放異彩的“天鯨號”,在這項能力上就遜色不少了——“天鯨號”的最大挖掘深度可以達到30米,可以在一小時內將45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6000米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