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國太子! 作品

第1057章 關門打狗

  朱慈烺趁機對一眾官員說教一番,隨後又將目光看向了宋獻策。

  “宋參軍,針對艾總兵提出的問題,你可有應對之策?”

  “回稟殿下,據臣所知,自從年初安南襲擾邊境,衛兵潰敗,回撤南寧以來,崇左和欽州的百姓多也逃難至南寧以及南寧周邊的城鎮,如今崇左和欽州城內百姓,十之留三,剩餘的三成百姓多是捨不得家產田地。

  臣以為,可以趁誘敵時間,勸說這些百姓撤離,至於他們的家產田地,全部登記在冊,朝廷允諾予以償付。

  等拿下安南之後,可以以數倍安南土地償還,將兩城百姓遷往安南,不僅可以賠償百姓之財產,還可通過遷移百姓之策,同化安南百姓,使之心向大明,從而讓安南成為我大明永久之領土!”

  朱慈烺聽到宋獻策的話後,眼睛亮了起來。

  因為宋獻策的想法再次和朱慈烺不謀而合。

  在成祖朱棣時期,大明也曾控制過安南,但是當時大明對安南的態度非常的強硬。

  不聽話,那就殺,不服氣依舊殺。

  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引發了安南百姓的強烈反抗。

  最終沒辦法,大明只能從安南撤退,喪失了將安南併入大明版圖的絕佳機會。

  有了這麼個前車之鑑,朱慈烺肯定不可能在重蹈覆轍,所以在朱慈烺的計劃中,也是想通過懷柔政策控制同化安南。

  一是通過移民政策,慢慢的同化安南百姓,通過文化觀念的輸出,徹底抹去安南歷史。

  讓安南百姓學習漢語、漢字,不斷的用大明文化進行薰陶。

  這個時候的安南,無論是百姓還是貴族,心中大明還是崇拜的,以會漢語為榮,所以這一政策實施起來,並沒有什麼困難。

  二是通過經濟手段控制安南。

  朱慈烺作為現代人,自然很清楚經濟手段的厲害之處。

  在安南發行明鈔,所有和大明的貿易、民間經濟活動必須使用明鈔。

  此外,大量收購安南的農作物,使用明鈔收購安南的大米、甘蔗,讓安南放棄工業和手工業,全力發展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