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太保 作品

第012章 東真國

  不過蒲鮮萬奴的這次投降不過是虛與委蛇。當蒙古大將木華黎從遼東撤軍南征後,蒲鮮萬奴便立即殺了成吉思汗所委任的副手,舉旗復叛。後來,為了避免蒙古軍隊的報復,蒲鮮萬奴也率領核心統治集團和主力部隊遷至牡丹江、綏芬河、海蘭江、圖們江流域附近,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蒲鮮萬奴的東遷之地,“依山傍海,其險足恃”,其實就是唐代渤海國的核心統治區域,也是金國的“肇興之地”,具有很高的文化傳統價值。但蒲鮮萬奴很清楚,金室衰亡已成定局,再使用起源於女真民族的名號已無濟於事。為了爭取更多民眾的支持,他選擇了中華民族所共同信仰的“華夏”名義,把國號從“大真”改稱為“東夏”。

  西有西夏,東有東夏,一個是沙漠綠洲國,一個是白山黑水國。但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尋求長期發展,他還是未稱帝,反而效仿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部分異民族統治者,自稱“天王”。同時,以上京開元城為首都,另設置南京和北京。

  “我之所以判斷這裡是東真國皇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接著說道。

  眾人看向我,問道:“什麼原因?”

  “都知道東真國很神秘,但卻不知道它為何神秘,其實,說起來,都和一個人有關係。”

  “誰啊?”

  “宰相王澮!”

  “哦,是他呀。”馬緙絲若有所思道。

  “你認識?”四眼兒驚訝道。

  誰知馬緙絲果斷搖了搖頭,說道:“我認識個屁!”

  “這個王澮‘邃於易學’,因‘通星曆讖緯之學’而聞名於世,說白了,就是這傢伙特別擅長故弄玄虛,而當時東北這旮沓,老百姓都大字不識一個,很容易被他蠱惑,有利於鞏固統治。”

  因為有王澮在神秘主義角度給蒲鮮萬奴政權提供合法性,所以東真國才得以在東北站穩腳跟。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這怪龍有可能是王澮搞出來的?”

  我點了點頭,說道:“就算以龍為主體,這些畫突出龍的威嚴,那在下面虔誠叩首的應該會有一個領頭人,因為是陪葬陵,帶頭人必然是萬奴王,而這座陵的主人應該在萬奴王的左右祀奉,但在壁畫上面所有的人都是奴隸或者士兵的打扮,沒有任何的領頭人。這在陵墓壁畫之中,簡直不合常理,不符合三規五常的壁畫,畫在這裡等於沒畫。”

  馬緙絲突然問道:“會不會這裡的壁畫是雙層的?”

  我摸了一下,這裡的壁畫有些已經脫落了,之下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特殊的面,搖頭說不是,那道火山縫隙中的壁畫,背後肯定有一個故事,不然在這麼一個地方有著兩層壁畫,實在說不過去。

  我一邊胡思亂想,走了大概有二百多米,壁畫卻突然停止了,走廊到了盡頭,後殿的出口出現在了前方。

  出口處無門,不過中央擺著一隻青銅鶴腳的燈臺,有半人高,造型很奇特,上面起了一層白色的冰膜,使得顏色看起來偏黑。

  我們走出走廊,來到後殿之內,老馬打起一隻冷煙火四處觀望,發現後殿的格局和大殿幾乎相同,但是小了很多,我們可以直接看到四周的殿牆,牆上仍舊還是漫天的百足龍壁畫,顏色當初應該都是鮮豔的紅色,現在都凍成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