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痞軍師 作品

第518章 遼東的過去與現狀


                 毌丘儉點了點頭,荀攸所言也是他所擔心的問題,別說是那些士兵了,就連他自己也修路修得習慣了揮鎬頭的感覺,尤其是在廝殺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想要重複之前掄鎬刨地的動作,更別提那些士卒了。

  況且這些士卒,大部分還是換代之後的新兵。

  是的,就是新兵。

  這也是劉璋提出退役制度所造成的後遺症之一。

  無論是曹操也好,還是如毌丘儉這樣的前線將領也罷,沒有人不明白兵員的更新換代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但這個過程還是充滿了陣痛感。

  而真正更新換代後軍隊的首戰和大戰,毌丘儉這裡才是真正的第一次,這不僅僅是對他個人而言,對於魏國也是如此。

  可以說,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北方這一戰之中。

  而這一戰的結果,也會相應的影響到未來二十年內曹操的對外策略,雖然曹操未必還有二十年可活……

  不過嘛,行不行總得上了戰場之後才能能清楚,毌丘儉沒有猶豫太久很快便與荀攸探討起了進兵方略……

  既然要打,就不能如之前那般修路了,將修路之事全權交予徵召而來的民夫,隨後,毌丘儉的大軍開拔,日進二十里緩緩逼近遼遂城。

  至於為何如此?

  這是一種壓迫,的確毌丘儉手裡的新兵居多,但好歹其中也還有不少傳幫帶的老兵在內,可反觀遼東……

  自公孫康過世之後,遼東可也是有些年沒有動過刀兵了。

  甚至嚴格一點說,自張遼出兵青州驅逐柳毅收復青州海濱一帶之後,遼東便開始每況愈下了。

  順便來說說這個柳毅,此人出身遼東,是公孫度的心腹,初平元年(190年)時柳毅便曾勸公孫度自立,於是公孫度自稱遼東侯、平州牧。

  而後柳毅又協助公孫度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向南取青州東萊,置營州刺史,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公孫度遂威行海外,南面稱孤。

  故事講到這裡,似乎這柳毅也是一位堪稱奇才之人,不過嘛,好日子不長,建安十年(205年)曹操遣大將張遼收復青州海濱一帶時,柳毅便露出了短板,至少在面對張遼這樣的宿將時,柳毅與公孫度的遼東軍幾乎是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