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痞軍師 作品

第461章 遼東戰略(三)


                 荀攸面對著毌丘儉微微頷首,道。

  “是啊,這便是攻略遼東最主要的問題之一,輜重的補給問題!”

  荀攸說著,捏了捏眉心,道。

  “遼東只不過一隅之地,又有地勢之助,對於大漢來說,其實原本與一塊飛地無異,又兼之此地混雜而居的三韓之民與鮮卑、烏桓等族裔,取之雖不難,但維持統治卻大不易,實為雞肋之至也,若非劉備取了海外諸島,只需在公孫家衰落之時遣一支兵馬取回名義上的控制權即可……”

  毌丘儉點了點頭,遼東一地,誠如荀攸所言,打下遼東能夠圖謀的東西並不多,三韓之民皆是反覆無常之輩,即便是在大漢鼎盛時期,也經常起兵叛亂。

  大漢對其的處置方式也一直都是跟西域差不多,叛亂了拎出來揍一頓,留個官員進行管理,顧不上的時候放任自流……

  這是一種無奈,但也同時是出於遼東地帶並不能給大漢帶來多少實際利益才是主要原因。

  畢竟這塊地方無論是進出,都很麻煩……

  偏偏還因為路況的原因,對其開發的成本奇高不說,同時回報與產出還不成比例,任執政者是誰,也不願意多花精力在其身上。

  這一點上大漢疆域中的南蠻、西域、交州本質上都跟遼東差不多,地下的運力導致了這些地方都一樣,一道命令傳下去,一來一回就是近半年,無論是調動兵員還是物資,都非常困難。

  時間久了,每每國家衰弱之時,這些地方難免會出現反覆叛亂的現象,而大漢為了維持自身的領土完整,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將這些地方進行回收。

  可回收之後,掌權者又不願意花費更大的代價去進行開發。

  畢竟始皇帝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勞民傷財的事兒總是讓人警惕的……

  想到這裡,毌丘儉猶豫道。

  “先生是指我軍若是冒進,或陷於這段路上進退不能,或攻打遼東之時糧道不通……”

  荀攸點了點頭,道。

  “夫戰者,其取勝之勢有三,一則天時,再則地利,三則人和。我軍北上遼東,長途跋涉之下地利之便已然不存,公孫氏久踞遼東,人和亦不可得,唯有天時可取,然失其二而奪其一也,非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