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從此開始


                 這個讓劉章有些失望的人的名字叫做馬鈞,沒錯就是那位在原本的歷史上做出龍骨水車的馬鈞,只不過這時的馬鈞才僅僅只有十二歲。

  不過嘛,劉章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畢竟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現在馬鈞還年輕不是麼?

  原本的歷史中,馬鈞也並非是從一開始就成為發明家的,給他一些時間,劉章相信他會給自己一個完美的答卷的。

  而現在,劉章的主要精力都在這群孩子的基礎教育上,他要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去為這些孩子打牢地基……

  但隨著課程的不斷展開,掉隊的孩子依然很多,很多很多……

  不過這也沒什麼關係,畢竟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點在科研方向,就像幾何這門課程,有人天生就空間感薄弱,你能怎麼樣?

  有時候,人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在某方面就是擁有天生的才能,同樣的時間,有的人可以去嘗試解析超高難度的數學題,而有些人卻還在琢磨乘法口訣表……

  所以這個時候,劉章反而就輕鬆了起來,被淘汰的孩子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比如農學,又比如中醫……

  唯一遺憾的就是那些對文學、政治比較敏感的孩子,劉章暫時不準備在這方面浪費精力,而在拜訪了荀攸之後,對方也表示了沒有興趣,最終只能讓這些孩子在三個月之後離開了這座學府。

  不過劉章也沒有全然放任其自流,每個離開的孩子,都得到了劉章的一份禮物,以期他們將來可以自學成才。

  這份禮物包括了《爾雅》、《孟子》以及《止學》三本著作,原本姜歧與蔡琰等人都強烈推薦要將《孝經》與《禮記》加進去,但是劉章再三考慮之後卻拒絕了。

  在劉章看來,這兩本著作雖然堪稱經典,但本質上所包含的儒家哲學思想太重了一些,他更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學習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與紮實的文化功底,至於思想的形成,還是通過更多經歷與自身所學相互印證之後得出結論要更好一些。

  而無論是《孝經》還是《禮記》其中所灌輸的思想都極有可能束縛住人的思想,都是些不錯的苗子,真培養成了滿口聖人之言的書呆子,劉章會覺那是自己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