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夢江山 作品

第166章 故意放走多爾袞,天下形式大改變

    這怎麼可能呢?

    但是,三熊山上遍野的屍體,由不得他不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楊樂的五萬新軍的確打敗了皇太極的五萬鐵騎!

    馬虎縱馬來到大淩河城下,高聲叫道:“祖將軍,還不打開城門,迎接國公爺進去嗎?!”

    祖大壽看見楊樂,再看到城下氣昂昂的新軍戰士,百感交集,急忙打開城門,迎接新軍進城。

    這次明金大戰,遼西走廊的大片土地全部收回。遼西走廊,即從錦州城到山海關城區之間的那一條狹長地帶,在交通不便的冷兵器時代因地勢平坦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只此一戰,北起廣寧,南到山海關,東起西平堡,西到大淩河的源頭,曾經被後金佔領的城池,也多數回到了大明。

    遼西走廊對大明而言,非但是加固長城的外圍屏障,而且是伸進的遼東的一塊跳板,其意義之大,無論如何估計都不會過份。

    楊樂為了徹底鞏固這塊跳板,戰勝後金之後暫時沒有班師,快馬報捷京師的同時,奏請崇禎立即選派二十多名精明強幹的縣令官員星夜趕赴大淩河城內軍營。

    等這些官員一到,楊樂便和這些縣令郡守詳細謀劃了安撫聚攏遼東老農民的辦法,以及在此地全面開展變法的步驟;同時,又在此處招募士兵,組成了地方守護力量。

    整整一個冬天,雖然是大雪飛揚,寒風料峭,縣令們卻是每人帶領一百名鐵騎立即趕赴自己的郡縣赴任,在傳統的“窩冬”時期便開始了緊張的變法準備。

    開春時分,護送縣令赴任的騎士隊先後回到了新軍大營,遼東各縣的變法也蓬蓬勃勃的開始了。

    楊樂分出兩千軍馬駐守大淩河城,便在柳枝吐牙的時候班師回朝了。

    這個時候,大明新軍在遼東大捷的消息早已經傳遍中原,甚至傳遍了整個天下,引起了高山雪崩般的連鎖反應!

    首先是後金朝野震恐,深感都城盛京(瀋陽)與大淩河城之間的距離太近,立即議決遷都回到赫圖阿拉。當然,這決議遭到了皇太極的強烈反對。

    在1621年,努爾哈赤攻佔遼陽、瀋陽,遷都於遼陽,即東京。

    之後,在1625年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瀋陽,也就是盛京。

    赫圖阿拉、東京、盛京,這便是後金先後的三個都城。

    後金都城三遷雖說已謀劃多年,但丟失遼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之後,與本來遷都的用意卻有著天壤之別。未失遼西走廊之前,遷都瀋陽,是要將南部的遼陽變成與大明放手大戰的重鎮,就像是泰山壓頂般威懾大明,進可攻,退可守,從而完成統一天下的宏大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