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瘋狂究研武器

 改革後,基本上是一個或兩個師父帶領自己的徒弟一起合作,負責一條生產線,十幾個老師父就是六七條生產線,效率幾倍增加,產能大增,一個月下來,至少能生產出五六百支精良火槍。

 所有人都高興得嘴巴合不攏,最開心的當屬朱有兼,因為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不想上煤山自掛東南枝,就得爭分奪秒,把強大的火槍兵訓練出來。

 搞掂了流水生產線,他沒有來得休息一下,就又把目光轉向科研所,真正的忙成狗。

 懂得造槍的老鐵匠有近三十個,其中半數年紀已大,掄不動大錘了,朱有兼對他們另有安排,就是把他們集中起來,給出研究方向和新思路,甚至連大概的稿圖都畫出來了,讓他們齊心合力研究後膛遂發槍。

 雖然有定裝紙彈殼,但前膛裝藥裝彈,再用火繩點燃引線,速度慢得一逼,後裝遂發槍就解決了這些問題,關鍵是解決火石打火的問題。

 對於現在的科技來說,尖頭彈、銅彈殼等都屬於高大當的東東,也暫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和金錢去研究,只能暫時壓後,等他坐穩了江山再研究了。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朱有兼是一個軍事迷,自然知道大炮的威力,又怎麼可能不搗鼓射程遠,威力大的大炮?

 宋朝時就已經發明瞭火炮,明朝時期的古大炮已經相當先進,又從葡萄牙沉船打撈出火炮,仿製成紅夷大炮,甚至根據震天雷生產出了開花炮彈,只是威力不夠大,仍舊大量使用傳統的鐵丸實心彈。

 為了便於運輸,解決後勤壓力,朱有兼打算統一紅夷大炮的口徑,暫時只生產二種口徑的大炮,簡稱小炮和大炮,炮彈也一樣。

 不過,開花炮彈爆炸的威力有點渣,需要重新研究,朱有兼給出了一些建議,比如,儘可能的提高硝的純度,增強黑火藥的爆炸威力,炮彈裡放實心鐵珠子等,能夠提高殺傷力。

 火槍因射程、射速、圓形鉛彈等原因,火力不夠強大,得使用密集的排槍齊射才能凸顯效果,沒有連發的機槍衝鋒槍這種大威力的武器嘟嘟,只能靠手榴彈來輔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