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規劃寧山村

之前的主宅改成“藥堂”,還會在藥堂與新主宅區域之間留出一個足夠的空間,以備來日加蓋病房。

按白佩佩的設想,若是以後夏家發展得好,她可以在新主宅區域加蓋生活起居室,藥堂可以往右擴建,左邊村學區域則可以往後或左側擴建。

至於奴僕居住的排屋,已經留了兩棟樓的區域,日後可以翻蓋。

花園、休閒空間,也都可以往旁邊擴展。

如果佔到了村裡其他人家……

“那怎麼叫佔呢?他們可以修民宿或者客棧啊……”白佩佩抬頭,對夏厚德說道,“教育和醫療發展得好,以後來村裡的人肯定多,到時候不要吃住的地方?劉大嬸就在對面,正好他家就是做吃食的,讓他們在村裡開個飯店怎麼了?隔壁開個客棧,在家就能賺錢。”

她沒想把村裡人全部趕走,按白佩佩的想法,她巴不得村裡人聽從她的安排,把店鋪都開起來,到時候大家一起賺錢。

她搞教育和醫療,他們負責周邊設施,吃穿用度一條龍服務,她就不信了,這樣寧山村發展不起來?

夏厚德:“……”

她是不是忘了,大昭律法規定,從商者不可科舉。

她確定這樣搞,村裡其他人會配合?

劉大嬸、幸母她們經商,那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能夠填飽肚子就行了,她們也看不到那麼遠。

但等後面家家戶戶都有了錢,村學也辦了起來,慢慢“經商不能科舉”的認知就會深入人心,到時候家家戶戶還會不會這麼配合,就很難講了。

“我知道,可有的事情,總得有人去做。”白佩佩沒有停筆,一邊繼續規劃著寧山村,一邊說道,“適合讀書,高中狀元的畢竟只是少數,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發現讀書這條路子走不通,總得考慮一些別的路子。我們那個時候有一句話,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只要讓某些人嚐到了‘行行出狀元’的甜頭,總有人會去做。”

比如上位者。

他們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用處,看到了寧山村“富裕”起來的理由,總會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