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翼 作品

第163章 太極戰八極

 陰雨綿綿,整座城市籠罩在迷濛的霧裡。

 城牆上,百姓和士兵肩挑背扛,夯土加高城防,箭垛口上堆著滾木礌石。

 城門外,護城河正在被疏浚加寬,進城的道路都佈置了鹿角和拒馬。

 設在城門口的臨時募兵處排著長長的隊,兩個老兵正抬著一筐麵餅,挨個發給雨中排隊的百姓。

 此時大唐首都長安還在歌舞昇平,而這裡早已是緊張的備戰狀態。

 平原郡,這是張哲翰必須要來的地方。

 懷著滿滿的敬意,他要去拜謁一個人,一座心中的豐碑。

 上小學的時候,第一次拿著毛筆臨的第一本字帖是《多寶塔碑》,他人生中知道的第一個書法家的名字叫顏真卿,第一種書體叫“顏體”。也正是顏體,讓他萌生了當一個大書法家的夢想。可惜這個夢想始終都是夢想,他的字怎麼練也練不好。

 顏體楷書大氣磅礴,氣勢雄渾,代表著忠誠與正義。在中國書法史上,顏真卿的影響度甚至超過了書聖王羲之,而“書如其人”這四個字也是從顏真卿開始的。

 在整個安史之亂中,顏真卿、顏杲卿兄弟是最早起來抗擊的,在這場戰爭中,顏家殉難者三十餘人,顏真卿曾寫下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

 顏真卿秉性正直,不阿於權貴,不屈意媚上,得罪楊國忠,在45歲時被排擠出京,遠赴平原出任太守。而平原郡是安祿山管轄的地區,顏真卿很早就發現了安祿山的不臣之心,他私下將各級官員換成自己的心腹,並且以久雨防洪的名義,加高加固城牆,深挖護城河,同時招攬壯丁,儲蓄糧草。

 三轅馬車在離郡守府最近的客棧停下,大詩人“李白”帶著兩個俏麗的丫鬟下了車,車伕把馬車趕進了後院,護衛去櫃檯號房間。

 車伕和護衛被留在了客棧,“李白”帶著丫鬟在細雨綿綿中往郡守府走去。

 顏太守沒在府裡,迎接“李白”的是府裡的師爺。

 “敢問師爺,顏太守現在何處?”張哲翰問道。

 “上面來人巡查,顏太守正忙著接待,此時應在豐澤園宴客。”師爺躬身道。

 “不知來的是什麼人?”張哲翰知道師爺所說的“上面”一定是安祿山,來的人一定是將來的叛將。

 “北平太守史思明,河南節度使尹子奇。”

 史思明?“安史之亂”中的“史”?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竟然在這裡遇上。

 不過有一個問題,擊殺史思明正好是沈騰的任務,殺了他,沈騰就出副本了。

 史思明的地盤不在這裡,如果這次不殺,就得再去盧龍,大費周章。

 張哲翰領著丫鬟在細雨中走著,不知不覺到了豐澤園。這是平原郡最大的酒樓,門口兩隻石獅子,門前是一個小廣場。

 郡守宴客,隨便就打聽到了,在豐澤園最大的包廂潤澤廳。

 潤澤廳門前有兩個護衛把守,一聽是大名鼎鼎的大詩人李翰林,趕忙就去通報。

 不一會兒,一位四十多歲的官員迎了出來,向張哲翰拱手施禮:“不知太白兄光臨,清臣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清臣”是顏真卿的表字,張哲翰終於見到了心目中的大神,心情有些激動。

 顏真卿儀表堂堂,目光堅毅,正氣凜然,果然是字如其人。

 聽這語氣,李白和他是老朋友,歷史上的李白不僅僅是詩人,也是大書法家,和張旭、顏真卿都是朋友。

 “豈敢豈敢,太白只是路過,特來探望。”張哲翰趕忙拱手還禮。

 “清臣正在公務應酬,可否稍晚在舍下敘談?”張哲翰感覺這裡面有劇情。

 “裡面可是安祿山的同黨史思明?”張哲翰儘量提供關鍵詞,從劇情邏輯上說,顏真卿是虛與委蛇,心中恨透了叛賊。

 “正是,他們對我築城募兵有所懷疑,特意前來質詢。”顏真卿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