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青銅聖鬥士 作品

第27章 貴族的沒落

 到1939年已高達60%!

 二戰後,工黨政府又將對家產在100萬英鎊以上者的遺產稅徵收比例提高到80%!

 這下貴族們不幹了,在上議院嚷道:“這簡直就是持刀搶劫!”

 結果是無濟於事,稅照樣要收,拖欠者須另交8%的利息。

 隨後上臺的保守黨政府也絲毫沒有手軟,繼續執行“劫富濟貧”的政策。

 高額遺產稅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在出現家產繼承事宜時,貴族不得不出售莊園宅地、家藏藝術品,以彌補財政虧空。

 經過幾番繼承,遺產稅一交再交,再雄厚的家業也會元氣大傷。

 到1976年,貴族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地產減少了76%,在蘇格蘭的地產減少了69%。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倫貴族擁有的地產越來越少,奢華的生活變得難以為繼。

 甚至有不少英倫貴族迫於生計,不得不放下身段,將自己的莊園和私人領地開放給民眾參觀,賺點小錢。

 就像是德文希爾公爵家族,就是因此曾經元氣大傷。

 他的祖父,當時就是遭遇了高達80%的遺產稅——面對這種政策,許多的貴族都開始將家族資產以信託基金的形式進行傳承,這樣可以免去大部分遺產稅。

 巴倫的祖父,也就是當時的德文希爾公爵,是在其父親建立家族信託基金即將滿五年的時候繼承的家產。

 因為家族信託基金成立不足五年,必須按照80%的比例上交遺產稅,導致當時的德文希爾公爵需要繳納700萬英鎊的遺產稅……

 為了保住家族產業,不得不出賣部分土地,開放莊園供民眾參觀和出租,另外開設旅館、舉辦賽馬會等等方式,用24年才掙到了這700萬英鎊以及滯納金,從而讓家產歸於家族,成為當時貴族中的一個典範。

 但面對如此高的遺產稅,能夠像德文希爾家族這樣能夠勤懇工作保住家業的貴族家族並不多,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為典範。

 其他的貴族要麼幸運的在那期間完成家族資產的信託基金化,要麼就只有出賣家產,甚至有許多就此沒落的。

 即便是僅存的非王室貴族中級別最高的公爵家族,都不能倖免!

 通常來說英倫公爵的禮儀順序,一般都是按照爵位冊封的年代排序的——受封的年代越早,排位越高。

 就比如此時尚存的24位非王室公爵中,排名第17位的曼徹斯特公爵家族,其家產就被歷代子孫揮霍一空,後來現任的公爵移居美利堅,以詐騙為生,多次被捕。

 有意思的是,最初的時候,他本人也曾被其他人詐騙。

 他們家族就是標準的沒落貴族。

 而無獨有偶,排名第6位的聖奧爾本斯公爵,其家族同樣也是被稅收整得沒落了。

 他們就沒有像德文希爾公爵家族一樣,能夠花費24年,賺到祖傳家產的80%,保住家族產業。

 連公爵家族都是如此,何況是其他的貴族呢……

 假如去看一下那些至今經濟條件還不錯的貴族家族所經營的產業的話,依然還是地產、農業和旅遊這些同土地相關的產業是最多的。

 就比如在24個公爵家族中算是豪富的威斯敏斯特公爵家族,就是主要經營地產的,這個家族此時擁有的財富高達幾十億英鎊,位列英倫富豪的前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