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吳王李恪定風波

  他融三大豪門的血脈於一身,無論哪一面的人物都擔心他被另一面所利用,李恪乾脆就來這麼一手,直接把矛頭指向士族。

  無論李唐皇室還是楊隋舊臣,抑或是獨孤遺黨,不全是士族出身嗎?我直接站到士族的對立面了,身後乾乾淨淨一個人沒有。

  李恪明確的亮劍了,我是擁護太子的主張的,不管誰站在我身後,反正我現在站在太子身後了。

  李恪的態度如此明朗,李泰就不能讓他吃虧,在一場風暴稍觸即發之際,他迅速的站了出來。

  他既不全盤否定李恪的提議,也不說取消門閥選官制度是對的,他提出先徹查一下這種冒親當官的事,查完之後再說別的。

  李泰的意思就是這件事先放下,但不完全放下,主要是緩和一下矛盾,不要在朝堂上公然的起衝突。

  “嗯,不錯。”李世民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要不是李泰站出來的及時,他就要急眼了:“太子說的有理,冒親騙官之事必須徹查到底,一經查出絕不姑息!”

  “父皇!”李泰又抱拳一揖,說道:“冒親騙官之事由來已久,想必混水摸魚的不在少數,這些人既有當官之志,或許有治世之才。”

  李泰估計造假牒譜騙官的不會太多,但是那些世家主動販賣牒譜的事少不了,也不能一刀下去把人都給砍沒了,一下子空出來太多的職位,活誰幹?

  大唐官員本來就精簡的厲害,一共就六百多個編制,這事是房玄齡負責的,房玄齡也不查牒譜,凡是能進入他視線的,他只考察能力。

  資格問題根本不在房玄齡的考查範圍之內,他考查的都是已經當上官的人,不需要的崗位撤掉,不合格的人選撤掉。

  為了安定,不起亂子,李泰繼續說道:“兒請求給他們一個自首的機會,如果肯自首且才德配位的話,官職也可保留,如果不肯自首,那自然要重判。”

  “好!”李世民的臉上終於有了笑模樣,他這一聲好,也不知道是稱讚李泰的建議提的好,還是單純的誇他的兒子好。

  “中書舍人來濟!”李世民向下望著,卻也看不清幾個人,他一點名,來濟馬上走出人群,朝上一揖:“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