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的大石頭 作品

第439章 聰明人何力威

安西衛軍鐵騎旅突然就感受到強大的壓力,每日派出去的斥候傷亡突然就變大了許多,甚至連著幾,好幾支斥候隊一去不復返,待去尋找,只能在荒野裡找到早已經冷凍的屍首,皮甲軍械全無,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屍體都歸攏在一處,擺的整整齊齊。而戰馬則完全消失不見。




斥候營的營正何力威是個聰明人,他敏銳的感覺到官兵的斥候應該是換了將領,仔細詢問倖存的斥候,越發驗證了自己的判斷。




李硯迴歸陷陣營,他的作戰風格與柱子格格不同,柱子帶兵,更為狡詐圓滑,很少時候與敵方做正面作戰,總是喜歡在各種遊走追逐中尋找尚的機會,像是刀子割肉,一次次的給敵方放血,一直耐心等候到敵方虛弱,才會撲上去給予致命一擊。這樣作戰,其實需要建立在手下騎士騎射嫻熟,經驗豐富,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而這段時間在練新兵,傷亡反而有些大。




李硯則是一把鋒利的快刀,直來直往,沒有半點虛招,雙方只要靠的近一些,李硯永遠就是一個招術,直取敵軍,講究一個快,狠。




手下斥候的作戰風格就越發凌厲,但凡有一絲機會,就敢於突進。衛軍鐵騎的斥候和柱子領導下的斥候交手多次,已經習慣這種追逐遊走的方式,突然遇見李硯這種不講理的突擊,往往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身首異處,魂斷荒野。




何力威三十來歲,又是聰明人,聰明人往往剛愎自用,並且自視清高,他迅速在李硯這種作戰方式中找到了對手的弱點,剛則易折,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何力威謀劃半宿,終於制定了一個專門對付官兵斥候的辦法。




官兵的斥候隊里人數明顯多了一些,原本一隊十二騎,現在則是兩隊兩隊一起搭配著出動,而且經常是兩隊斥候距離並不太遠,互為掩護,這樣的編隊對於官兵一隊十幾人來,就像是一塊比較大的誘餌,充滿誘惑,也充滿風險。




果然,不出何力威的所料,官兵的斥候依舊保持那種激進的風格,似乎十幾人對付二十幾饒兵力差距,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之鄭衛軍騎兵在傷亡了十餘人之後,剩下的人拔馬就逃,官兵追逐路上又射殺了幾名衛軍斥候,最後實在追趕不上,才放棄一網打盡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