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均定加更,求訂閱)

 對於董璜而言,柴進就是個沒啥用的彆扭熊孩子,仗著身份跟宋朝官府作對。

 但對於知道了情報的賈詡等人而言,這卻是個寶貝。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諸侯難道就不知道發出命令的是那個挾天子的權臣嗎?

 他們當然知道,只不過讓他們就這麼當貳臣,他們心裡不甘抹不下面子,又沒有勇氣反抗權臣,所以以此來掩耳盜鈴罷了。

 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而柴進就是那個牌坊。

 必要時,董璜完全可以用柴進打出大周的旗號,來標榜自己是正朔,大宋是叛逆,到時候不管別人信不信,至少給了那些道貌岸然的投降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我們不是軟骨頭,而是投奔正朔,討伐趙家叛逆!

 所謂師出有名,不外乎是。

 因為趙雲進軍太過迅速,柴進自然不可能有所防備,更不可能逃得了。

 柴進手下倒是有不少莊客,但面對如狼似虎的遼軍降兵也完全不是對手。

 柴進手下唯有一個出彩之人,手拿朴刀硬生生的斬殺了十幾名遼軍降兵,想要保護著柴進出逃,結果卻被團團包圍,如果不是趙雲覺得他勇武,下令活捉,他早就被殺了。

 捉到了柴進,趙雲就已經達成了戰略目標,而那個自稱武松的猛士,也被趙雲收到帳下做了個親兵頭目。

 趙雲發現,這個叫做武松的人功夫確實不弱,此時還是帶病上陣,培養得當絕對是一番猛將,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騎馬更沒有帶兵的經驗,所以趙雲打算培養培養他。

 培養不成,再殺了也不遲。

 其實,帶兵能力差,也算是水滸一百零八將的通病,這些人物就算是官面上的將領,最多也就帶過幾千人而已,而且還算不上精銳,大軍團作戰的經驗更是接近於無。

 原著中的徵四大寇、徵遼基本全靠開掛,尤其是徵方臘之前不管什麼戰鬥一百單八將都不死人以及一群草寇竟然把打的大宋不要不要的的大遼打的感覺要亡國這一點,簡直比三流熱血漫都要虛幻,說出去都沒人信的那種。

 對於趙雲的重視,武松倒是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