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西征

 十五萬健壯新兵大多是從河東三郡“拯救”的家破人亡的健壯良家子,以及從歷次作戰的俘虜中精選的銳卒。 

 在董璜的洗腦下,他們對關東軍充滿了仇恨,又對重新給他們分配女人,還答應帶他們建功立業分錢分房分地的董璜充滿了認同,整體而言士氣還算可以,也大都經歷過河北的戰事,是合格的補充兵員和僕從軍,裝備上普遍都有二階兵的水準,必要時可隨時轉化為戰兵。 

 除了這些士兵之外,這次隨軍的還有百萬百姓。 

 這些百姓中既有董璜將士的家眷,也有擄掠來的工匠、女子,以及“無家可歸”的壯年男女。 

 帶上這些人,既是給董卓看,表明自己沒有野心,真的想帶人到蜀中安家落戶,也是為了安定軍心,將麾下將士的家眷徹底抓在手裡,讓他們可以無牽無掛的為自己死戰。 

 當然了,從古至今,百萬人的遷徙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哪怕是有著中央的命令,讓沿途郡縣接待也是如此。 

 為了護送好這些家眷,董璜將他們分成了男女營,實施軍事化管理,並讓他們充當起了民夫的職責,運輸董璜擄掠到的鉅額物資。 

 正常情況下,十萬大軍有二十萬民夫作保障,是很正常的事,這麼一算,董璜帶的百姓反而又不算多了。 

 如此多的人馬和物資,想要走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之類的棧道入漢中就很不現實了,甚至就連走陳倉古道都有些費力,最好的選擇是逆著走諸葛亮北伐的祁山道。而走這條道,必然會觸動西涼軍閥脆弱的神經。 

 歷史上,曹操整頓兵馬說要打漢中,結果觸動了馬超、韓遂的逆鱗,導致馬韓二人聯軍,打了曹阿瞞一個割須棄袍。 

 這次董璜出征,哪怕沒有董卓的要求,也必然會跟西涼軍閥發生衝突,只有幹翻了西涼軍閥,才能夠為人礦們開闢出一條安全的入蜀通道。 

 既然知道一定會與西涼軍閥衝突,董璜當然要先下手為強。 

 早在大軍出征前,董璜就派出了張遼、張郃為主將,以夏侯淵、夏侯惇、成廉、魏越等人為副將的兩路大軍,作為先鋒出徵。 

 張遼的主攻方向是安定郡。 

 安定自從被羌人攻陷過之後,東漢朝廷就一直未能有效統治,從而催生出了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強割據勢力,其中最大的一支是臨涇縣楊氏。在馬、韓聯軍兵犯長安的時候,臨涇縣楊氏的首領楊秋也帶人加入了馬、韓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