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劉念祖淵明先生 作品

第496章 代理人戰爭的雛形


                 其實賈詡早有解決羌族的把握,只是之前劉章那裡的情況一直不甚明朗,這才讓他的計劃一拖再拖。

  可如今不但接到了劉章的傳訊,甚至根據傳回來的情報顯示,曹操不但將許都周邊都劃給了劉章進行自治,就連那座皇宮都送給了劉章讓其“物盡其用”了,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抱緊這條大腿就行了!

  說回雍、涼周邊的局勢。

  與中原大地不同,目前的雍、涼二州才是真正的“四戰之地”,周邊三個方向都是敵人或是潛在的敵人。

  雍州北方盤踞著羌胡,西北方向是河西鮮卑所佔據的區域,西南方向的大片未開拓的土地則是有著大量羌胡與蠻族的混居,而涼州的西方還有著尚不算穩定的西域諸國。

  而這其中又以雍州北方的那支羌胡的情況最為複雜。

  這裡東接幷州,北、西兩面又與鮮卑大面積接壤,羌胡、鮮卑以及匈奴後裔與少量漢人混雜而居。

  錯綜複雜的勢力往往不單單意味著混亂,其所代表的更多的往往是難以整合。

  實際上,馬騰的續絃夫人實際上就是出自這個地方,也就是如今趙雲之妻,馬雲祿生母的孃家就是在這個地區之中最大的幾個聚落之一。

  而這裡的混亂本質上也是周邊幾家勢力共同經營的結果。

  對於大漢這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而言,周圍這些遊牧民族是提供牛、馬等大型牲畜的鄰居,多數時間之中他們都是有益的,可這些鄰居的生產力是不穩定的,畢竟牛羊等肉類是無法長期穩定保存的。

  然而這種生存方式讓這些鄰居們對風險的抵抗能力幾乎是無下限的降低了,而這時,鄰居們為了生存與種族的延續就會選擇遷徙,尋找更適合的草場與水源。

  不過當他們的周圍出現了大漢這樣一個堪稱糧倉的存在之後,鄰居們發現,與其長途跋涉去尋找那未必存在的肥美草場,去搶鄰居的存糧要來得更加划算。

  畢竟在長途遷徙之中所產生的損耗,要遠遠高於局部戰爭產生的傷亡……

  或者說,這本身就是遊牧民族不夠完善的生存體系造成的壓力下必然的選擇。

  再看回大漢的周圍,無論是已經基本消失了的匈奴還是鮮卑、烏桓、羌胡與南蠻,其本質上都保留著遊牧民族的明顯特徵。

  而這些在賈詡這種人的眼中,那就代表著其行動是可以預測的。

  簡單來說,鄰居們對於自身未來的恐懼使其自身充滿了貪婪的慾望,更多的存糧,更龐大的族群,無論哪一種都是他們能清晰看到的可以讓族裔不斷發展的必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