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章劉念祖淵明先生 作品

第439章 荀攸帶來的時局


                 劉章的第一課是成功的,不但讓孩子們成功對物理與化學產生了興趣,更是讓後院的一群夫人們激動了起來。

  那燈啊,她們可是喜歡的不得了。

  畢竟無論是看書,還是湊在一起打麻將,那昏暗的火光如何能夠比得上明亮的電燈?

  然而……

  “不行!那東西技術不成熟,沒看那東西點亮之後會產生煙霧麼,實驗還好,長期攝入可是有毒的,尤其是你們幾個肚子裡有娃的,損害太大了!”

  劉章無情的拒絕了夫人們的提議,那東西要是能用,他自己早就用上了,還需要等到夫人們開口說?他抄書用光才是最緊張的那個好吧……

  眾女見撒嬌無果,最終只能無奈放棄,不過劉章享受一頓白眼大餐卻是免不了的,畢竟這群婆娘都被他自己給寵壞了,但這又能怪誰呢……

  隨後一段時間,隨著課程的慢慢深入,那一百多名孩子也漸漸的展現了不同的天賦。

  見狀,劉章也樂得成全,再次分班,主修力學的,主修材料學的,當然也有通修的,不過這些孩子無一例外的,都在劉章的堅持之下,不得放棄算學的修習。

  畢竟無論物理還是化學,越是到了更高的階段,對算學的依賴就越多。

  而為了完善孩子們的所學,劉章也不得不埋頭去搞各種計量單位的標準,畢竟漢代麼,提起來就讓劉章想要捂臉。

  以寸為例,東漢時期關於寸的定義是,三個小指併攏在一起的長度,這種計算方法,可想而知其誤差是有多大……

  而西漢時更離譜,粟是長度、容量和重量的尺度(此處詳見《淮南子·天文訓》)。

  當然,漢代尤其是宮廷,並非沒有標準的尺標,但是吧……

  劉章曾經取過皇室、大司農、地方官署三者十餘把尺子進行了對比,但讓他崩潰的是,其中沒有任意兩把的刻度是完全相同的……

  於是乎,劉章乾脆目測了一段約為一米長的石頭,並將其長度命名為米,又以木向比之,從而在石上標出均勻的十等分刻度,命名為分米,最後又以相同的方法取了更短的刻度為釐米。

  雖然不太嚴謹,但你讓劉章去用原始手段取光速1秒鐘的行進長度?能用就行了好吧,更標準的讓後人去搞就行了,要啥自行車?

  至於曹睿與曹禮等那幾個曹丕的遺孤,至少在其母親們的影響之下對劉章當前所傳授的知識並不感興趣,而劉章也不在意,任由他們去翻看自己與蔡琰等人整理出來的那些經史典籍,雖然做不到適時作答,但只要有空,孩子們問了,他也能夠做到知無不言,但如何領悟,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只能說劉章對他們算是盡力為之,但絕對算不上盡心。

  而就在劉章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導孩子,傳授知識的時候,荀攸的來訪卻帶來了不少朝堂上的新消息……